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高岚华:冲锋总在前诠释“英雄梦”

2015-10-17 09:48:24 来源: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0月14日讯

“能够成为一名火炬手,我感受到无上荣耀。”10月11日,福州市公安边防支队司令部刑事侦查队教导员高岚华作为省边防部队唯一代表,参与第一届全国青运会火炬传递活动,这一殊荣令他无比自豪。同样,化装侦查,斗智斗勇;刀光剑影,出生入死……在一次次完成艰巨的战斗任务之后,高岚华也收获了一枚枚沉甸甸、金灿灿的军功章。他先后荣立个人二、三等功各2次,荣获第六届“福建省十大边防卫士”、“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全省边防部队“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

高岚华总是那么忙。前不久,他辗转三地,历时47天,和战友们共同破获了福州地区最大一起偷渡案。刚回到福州,电话响起,又一个任务在等着他。“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打击违法犯罪,从中体会到的除了艰辛还有责任。”高岚华说,2001年福州边防支队侦查队成立之初,他就来到这里,几乎参与了该队组织侦破的所有重特大案件。

2007年,上级派高岚华去侦查东南亚最大毒枭支线在境内设立的一个制毒窝点。毒贩极为狡猾,屡次制造制毒窝点的假象。经过前期大量的摸排,高岚华判断制毒窝点极有可能就设在福建平潭岛上。在农村调查跟踪不比在城市,陌生面孔容易被人警觉,暴露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乡村小道只能靠自己的双脚摸索。顶着烈日,从城关到镇、乡村,一个个可疑窝点被纳入视线,又一个个被排除嫌疑。到了寒冬,海风夹杂着海沙随暴雨一次次湿透他的全身,每次回到住处都要烘烤衣物,太多的湿衣在那极冷的冬天根本来不及干透。两个多月后,高岚华终于锁定当地一个废旧水产品加工厂,有可能就是狡猾的贩毒团伙精心伪装的制毒窝点。

发现嫌疑目标之后,高岚华日夜紧盯这个团伙的行踪。白天,他一动不动地趴在高倍望远镜前,有时候蹲几个小时,嫌疑人在面前只出现十几秒。晚上,他就到厂房附近寻找线索,以确定这个团伙的整个犯罪网络。在窝点附近跟踪调查了1个多月,在没有正面接触的情况下,他将制毒团伙实验毒品的进度、制毒的装备量以及每日的出毒量了解得一清二楚。当这个团伙终于将毒品提纯成功并打算运送出去时,高岚华和他的战友们果断将该制贩毒团伙连根拔起,阻止了毒品流入社会。

顶着40度高烧,在广东汕尾不懈跟踪2天3夜抓捕50名偷渡人员;两度忍着阑尾炎发作的疼痛,凌晨3时被战友从办公桌送进手术室,在手术恢复期间依然亲身涉险,破获一起特大贩毒案……提起高岚华破案的经历,总有说不完的故事,不仅令犯罪份子惊叹,连和他一同侦查的战友们也无不拍手称赞。

“我们这一代人,受党的教育长大,从小就有冲锋在前的‘英雄梦’。”高岚华说,大学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部队,既然当了兵,就要当好。十余年间,高岚华和队友先后抓获偷渡组织者358名、偷渡人员678名,缴获各类毒品成品、半成品500余千克以及枪支9支、子弹700余发。而每次,他都冲在第一线。

最危险的一次发生在2012年。当时,高岚华和队友抓捕当年福州地区最大一起贩毒案主犯,可该嫌疑人员神情异常,被扑倒的那一刻,手还直往怀里掏。高岚华注意到这个细节,果断将他的手拔了出来,一把手枪甩飞到半空中。后来发现,枪里的子弹已经上了膛。

工作再艰苦、再危险,高岚华也从没后悔当初从警的选择。他说:“多制止一起犯罪行为,群众的安全和利益就多一分保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