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解放军报记者生命禁区采访部队历险 多人殉职

2016-01-11 10:53:11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上雪域“云端”追寻崇高

一眨眼,我从军到大西北30多年了,当解放军报记者也有20个年头,有幸结识了不少戍边将士。最难忘的,还是在生命禁区的采访经历。云在脚下飘,车在山颠摇,人在“天上”行。

雪域高原,点少线长,海拔较高,一线哨所远离二线几百甚至上千公里。以前,路也不好走,加上车辆老旧,还有冬天的积雪,夏天的洪水,达坂上频发的车辆事故,让上下山都充满着变数和危险。每一次高原采访,都像穿越“生死线”一般。

1997年8月2日,部队援建兰西拉光缆工程,新战士周光远牺牲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上。采访途中,与我同行的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社编辑许明善不幸遭遇车祸,以身殉职。带着同行的新闻使命,我跟随部队施工20多天,目睹了周光远的父亲和哥哥替他完成施工任务的整个过程。我与宣传处长张应银采写的《战士为国捐躯,亲人深明大义》等稿件,连续在军报刊发。这篇消息稿,还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2002年3月1日,阿里军分区什布奇边防连连长刘长峰,倒在工作岗位。我和解放军报编辑刘明学,踏雪走进遥远的阿里采访,前后28天。初次上山的刘明学,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连给他喂的速效救心丸都粘在嘴唇上不能吞咽。幸好有医生跟着,赶紧给氧,做心脏复苏,才把他救了过来。按照惯例,部队可以申请直升机送他下山,但却被他拒绝了。后来他一路采访,一路险情不断。万幸的是,他回到了北京,可头发却几乎掉光了,身体也大不如前。然而,这次我们采写的《什布奇,留下一个绿色背影》《长峰,我用微笑为你送行》等3篇通讯,刊发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2003年5月27日,新疆军区某汽车团营长徐黄文,牺牲在执行任务途中。我没有见过徐营长,为了掌握细节,我随车队上了一次山,给阿里高原哨所送给养物资。我开着装有12吨大米的卡车,沿新藏线行驶1000多公里。车队走了13天,我体验了翻越达坂的危险与疲劳驾驶的艰辛。我采写的《墓碑前的深情诉说》等2篇通讯,被部队组织学习。

2005年8月1日,阿里军分区山岗边防连军医傅先锋,骑马巡逻途中,坠入山崖河中,不幸牺牲。他生前,我曾采访过他。为了弥补细节,我也骑着马重走了一次他牺牲的巡逻路。我采写的长篇通讯《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在军报刊发后,他家属从河北老家打电话对我说,傅先锋可以告慰亲人了,她将来要把报纸留给没有出世的孩子。

这些年,我陪同军报编辑上高原采访很多,不少同志都经历了生死考验。2000年9月,我陪同胡君华编辑到南疆边防连队采访,夜里12点多,他出现严重高原反应,我连夜用车急送他下山,到凌晨6点多到达营部,一晚上才走了70公里山路。2001年4月,我陪同姜宁编辑,到南疆边防哨所采访,途中他高原反应,几次差点从马背上栽下来。我扶着他,坚持登上海拔5042米的冰山哨所。

2007年11月,军报总编室编辑郭天一与我相约到南疆边防采访。我因随海军出访,回来晚了3天。郭编辑怕大雪封山,电话里说他先上去采访,让我随后上来。不料,采访途中因车祸,郭天一编辑和新疆军区后勤部新闻干事王伦军,永远地留在了南疆边防。

新闻是追寻崇高的事业,我们的同仁,在追寻中也变得崇高。这就是我追寻的力量和目标!(马三成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兰州军区分社社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