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束静:“幕后”转动的“小齿轮”

2016-03-21 11:18:28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21日讯  束静,厦门琼头边防派出所的一名内勤。人如其名,似一波缓缓淌过的春水,波澜不惊,却又温婉可人。南国咸湿的海风日积月累,在她原本白皙的皮肤上“刻”了一层层印记。这是她在边防部队生涯的第14个年头,江南女子特有的坚韧,让她从一名女兵成长为一名女干部。她总是扮演着幕后角色,像一枚小齿轮,孜孜不倦地推着整个大部队转动。

离家参军结缘福建边防

在家排行老大的束静,生于鱼米富庶的江浙。19岁那年,她毅然背起行囊,参军入伍。“以前一直觉得自己会和大多数人一样,在老家找个工作,平平淡淡地过日子。没想到,这一走,就留在福建了。”束静的人生轨迹,在进入福建的那一刻,就改变了。

束静在工作中

束静当兵的头两年,是在福建省边防总队第二拘留所里度过的。8个女兵,两天值一次班,剩下的时间就是不断训练。在这看似简单的日子里,束静的神经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尤其在值班的时候,拘留所里的一举一动,她都要“掌握”在眼中。拘留所里除了关押一些私渡嫌疑人,还有“蛇头”、贩毒团伙,后两类人员最危险——斗殴甚至越狱,都有可能在一瞬间发生。束静的值班工作便是对这些潜在可能进行预判,一旦发现关押人员细小的异常行为,第一时间上报。“值班的时候,要盯着监控,一次就得盯上12个小时。”直到现在,束静闭上眼睛,记忆中那一个个监控画面就会蹦出来……

军校毕业退居幕后奉献

两年锤炼后,束静在考学时一举高中,进入宁波海警学院。3年后毕业,她再次回到福建。成为女干部的头5年,束静驻守莆田——最开始在边防派出所,没多久就进了机关指挥中心,做起了“内务”。“内务”繁杂,除了日常接电话,还要负责文件的收发、信息舆情监控,束静以在拘留所练出来的耐性,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手头工作。

2012年,束静来到厦门,开启了派出所“大内总管”的生涯——服务于内勤,成为琼头边防派出所工作顺利运转的“幕后”关键人物。写材料、维护网页、撰写新闻……除了和文字打交道,束静还要承担派出所里的其他事务性工作。她还是和以前一样,默默地做,话语不多,却让一处小小的边防派出所,焕发不一样的活力。

“我没什么特别的。工作,就是应该把手头的每一件事做好。”束静说,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而边防大家庭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像她这样的人,在“幕后”筑起坚实的后盾。

为了工作举家迁往厦门

女儿比男儿多愁善感,更容易想家。加入边防队伍的这些年,束静回江苏老家的次数,十个手指就能算得清。在来厦门前,束静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丈夫也是一名军人;调到厦门的头一年,束静当了妈妈。束静说,和很多边防女干部一样——双军人家庭,很少回家,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

束静和儿子最长的一段相处时光,是在产假期间。产假过后,束静早早给儿子断了奶,将他送回老家抚养。儿子长高了、能走路了、会说话了……束静错过了很多值得纪念的“第一次”,而她对儿子的思念,只能通过通讯工具的屏幕传达。相信很多边防女干部都有和束静一样的经历——在和年幼的孩子分开许久后再次重逢,孩子竟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听他哭,我很心痛。希望他在长大以后,能理解我。”今年,束静将儿子从老家接到厦门读书。她在离单位20分钟车程的地方租了一套房子,儿子平时由老人家带着,自己抽空便回家陪儿子——即便是这样,因为工作的缘故,束静见儿子的次数还是很有限,一周能有超过两次的相处时光,就算是奢侈了。

谈到这点时,束静总说:“牺牲自己陪伴家人的时间,守卫大家,这是军人应该做到的啊!”而作为女军人,束静舍弃的不仅仅是她的“小家”,还有她的青春年华,以及母子间与生俱来的绵延牵挂。

(本报记者 王淯滢 通讯员 李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