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搭起“友谊桥” 建起“幸福路”

2017-02-03 08:34:39 来源:福建法治报

省检察院挂钩帮扶屏南县四年带来的变化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3日讯  清澈的河水静静流淌,古朴的水车缓缓转动,空气里弥漫着沁人肺腑的桂花香……春节临近,走进屏南县长桥镇新乡村,看到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令人心旷神怡。

“以前村子到处都是污水、垃圾,连个像样的活动场所都没有,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乡过年的乡亲都很高兴。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省、市、县三级检察院的大力支持与帮扶。”村党支部书记施朝城形象地把该村拓宽改建的水泥路称为“幸福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12年,省委、省政府将屏南列为全省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并确定由省检察院作为挂钩帮扶屏南的牵头单位。自此,省检察院带领宁德市检察院、屏南县检察院开始了注入真心、真情的帮扶工作,让无私的援手搭起了检察人与老区群众的“友谊桥”。

项目扶持为抓手

力推县域发展

挂钩帮扶四年时间里,省检察院领导先后40多次深入屏南,实地调研,问需于民,立足实际制定帮扶计划,细化帮扶措施,尽心尽力帮助协调解决了制约屏南发展的诸多重点难点问题。

在省检察院领导的帮助下,先后协调解决了降低海西高速屏古联络线屏南投资比例、衢宁铁路过境屏南并设站点、提高屏南镇镇有干线和国省干线建设资金补助比例等问题,并为屏南协调争取列入了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促成中国神州租车科技产业项目企业注册落户屏南等大事喜事。

民生需求为导向

着眼长远发展

省检察院始终把关心民生福祉作为重点推进,有的放矢地开展了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特色产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帮扶工作。

挂钩帮扶以来,省检察院为屏南县协调帮扶资金1000万元,支持县医院门诊医技楼建设;帮扶和争取资金700万元,建成后垅、富祥、锦厦3个“造福新村”;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创新试点资金(竹林)项目,支持26个行政村350多公里竹山道路及部分示范园区灌溉设施建设。

同时,在省检察院的多方协调下,有力推动了岭下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熙岭千亩食用菌示范园区、官岭生态农业示范园及蔬菜工厂化育苗、7000亩油茶基地、康里高山茶叶基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白玉闽台合作兰花基地等产业项目的落实和建设。

在帮扶工作中,省、市、县三级检察院十分关注群众需求,努力解决群众困难。通过医疗救助、阳光助学、生活补助、社会帮扶,帮助不少贫困户解决了医疗、就学、生活等困难。协调各类贴息贷款、互助金,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造血”脱贫。

乡村建设为引擎

精准脱贫致富

2013年,屏南长桥镇新乡村、甘棠乡浙洋村成为省检察院挂钩帮扶村;2014年,岭下乡开源村、屏城乡后垅村列入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省检察院下派两名干警驻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以省、市、县三级检察机关为坚强后盾,这些乡村的社会经济建设均取得了长足发展,村级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村干服务意识得到增强、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主导产业得到培育,村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要把新乡村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样板村’!”省检察院检察长何泽中帮扶伊始入村调研时,掷地有声地承诺道。三年来,省检察院帮助新乡村筹资300多万元,实施村庄整治,统一规划农村新居,建成2300米的防洪堤,建成2处村民健身场所、2个公园,修缮村小学,硬化乡村巷道,完成村内道路、校园和全村房前屋后绿化,种植桂花630株,配齐卫生设备,配强保洁人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浙洋村投入40万元,完成村道硬化、防洪堤修建、文娱场所等建设。开源村争取各类项目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完成开源大道、农民文化公园、村委楼、防洪堤岸、旱厕改造、排污管网、土墙立面改造等项目建设。后垅村引进资金,完成“三通一平”工程、水电入户工程、电视电信网络工程、村老人活动中心及农民休闲广场建设。与此同时,这些村庄还有了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新乡、浙洋发展成为食用菌专业村,开源做大高山蔬菜产业。后垅推进山地农业综合发展,并成功申报中国传统古村落,发展乡村旅游。

2016年下半年,省检察院变“输血”为“造血”,再次安排了5位检察干部到屏南驻村,助推帮扶工作走好“最后一公里”。

“挂钩帮扶屏南期间,省、市检察院领导为屏南县的精准扶贫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给予了有力帮助,老区群众感到很温暖!”屏南县委书记吴允明道出了老区群众的心声。

(本报记者 黄锡顺 通讯员 翁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