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善意谎言”背后的吸毒经历

2017-02-07 08:50:45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7日讯  1月27日,除夕之夜。厦门市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张灯结彩,一派喜庆,高悬在走廊顶端大大的“福”字,显得格外耀眼。戒毒人员吃完年夜饭,早已在走廊排起有序的队伍,焦急等待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正准备向自己的亲人报平安、打拜年电话。

电话的这一边,刘建(化名)正给岳母拜年,“妈妈您好!我在北京工作好忙,只能打电话向您拜年!祝您老人家身体健康,新年愉快!”电话的那边,刘建的岳母正在厦门某小区的居民楼内接听电话,“我记得你出差快一年了,有空还是常回家看看吧,做什么生意忙得连过年都回不了家。”电话这边,刘建赶紧回答:“等北京的生意处理得差不多了,我会尽快回去的。

今年四十岁的刘建,出生在北方某省一个偏僻农村,从小丧父,母亲改嫁,他与妹妹相依为命。16岁那年,他应征入伍,在部队服役5年期间,刘建学会了开车,加入了党组织。退伍后,凭借自己吃苦耐劳和良好的社交平台,刘建在厦门从事服装生意,买卖汽车,搞房地产等,很快就赚取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生意有了起色,刘建在厦门买了房,买了车,还娶了一位年轻貌美有学历的妻子。2012年,他们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刘建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可谓事业有成。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是好景不长,做生意赚钱容易,花得也快。

由于交友不慎,刘建染上了毒品,整个人生都发生了改变。短短6年时间,因吸毒和赌博耗去了他近700万元的积蓄,房子也卖了一套,生意难以为继,吸毒的往事令他不堪回首。刘建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吸毒的经历,那是2009年的一天,他在朋友处泡茶聊天,聊着聊着,朋友就开始吸冰毒,出于无知和好奇,刘建尝试了第一次。吸完以后,他感觉并不好,头晕晕乎乎的,觉得很困,可三天三夜都没有睡觉,就是闭不上眼睛,他感到很害怕。间隔了两年多时间,刘建没有碰过冰毒。2011年的一天,刘建又遇到了那位朋友,他们酒足饭饱之后,那位朋友又开始吸毒,刘建担心地问:“会上瘾吗?”朋友回答:“不会,还有醒酒的功效,不信你试试,没关系的。”刘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又一次吸食了冰毒。这次感觉不错,吸完以后,原本晕乎乎的头脑顿时觉得清醒了许多,人也有精神了。从此以后,只要酒醉,刘建就用冰毒来解酒,越吸瘾越大,他在冰毒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最终,刘建被送到了戒毒所。

来到强戒所一年多时间,刘建虽然暂时离开了亲友,但也离开了毒品,同时这里还有民警真诚的启迪,有时间可以思考人生,使他感悟到很多人生的道理。吸毒几年来,刘建已经有失忆的症状,因为吸毒,神经有轻微的损伤,想问题和做事情已经有别于常人。不过,令他欣慰的是,通过一年多的戒治,刘建的身体已经慢慢康复,生活恢复了常态,经过大队民警的教育帮助,他对毒品的危害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而刘建自吸毒受到强制隔离戒毒以来,家里除了自己的爱人知晓外,其他家庭成员都不知道他在强制戒毒,由于怕岳父母放心不下,刘建就与妻子“合谋”,导演了一场“善意谎言”的拜年电话。

打完电话刘建说,出所以后,他打算到外地去发展一段时间,开始自己全新的生活。

(本报记者 王淯滢 通讯员 汪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