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泉州市检察院驻村干部廖荣榆的扶贫新招数

2017-08-01 08:34:01 来源:福建法治报

大户贫困户 合股奔富路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8月1日讯  7月7日,德化县美湖镇美湖村的许素明一大早就来到茶园采夏茶。想到夏茶卖出后,又可以拿到一笔“分红”,她笑开了花。

日子有盼头,干活有劲头。近半年来,许素明的生活变得格外充实。这样的改变,是在泉州市检察院反渎局检察官廖荣榆到美湖村驻村后悄然开始的。去年11月,这个从农村出来,对农村有着深厚感情的检察官,主动请缨到美湖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始了自己的扶贫路。小村庄随之慢慢展露新颜。

打通最后5公里畅通“致富路”

在路上颠簸了近3小时,初踏上这片土地的廖荣榆踌躇满志。但很快,他皱起了眉头。

经过了解,廖荣榆发现美湖村虽有着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没有支柱型产业,村财收入基本为零。当地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村里多是留守老人。长年自给自足的生活也让村民安于现状,自我“造血”能力差……现实给廖荣榆泼了一盆冷水。

“办暖心事,解百姓忧,是帮扶的首要工作。”廖荣榆当即挨家挨户入户走访,进一步了解村情民意。碰到赶墟日,他就特地到镇上摆摊设点给村民们普法。

“书记啊,到我们村的路实在太窄了,儿子总觉得开车不方便,就很少回家,外面的人也很少到我们那去……”一次赶墟日,苏园自然村一村民向廖荣榆反映道。廖荣榆随即让村民带自己去看看,果真,在通往苏园自然村的最后5公里地段,道路狭窄,双向来车同行十分困难,给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打通这最后5公里,势在必行!

廖荣榆马上与村两委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方案,并走访有关部门,争取到道路硬化拓宽资金近20万元,彻底解决了出行难问题。不仅如此,廖荣榆还带领村民修建了一条长3公里的水渠,解决村民的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

解决贫困户和“大户”发展难题

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让廖荣榆的扶贫步伐越迈越大。

美湖村里,大多是6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村民,他们通常做些简单的农活,自给自足。尽管有些村民有心摆脱贫困,但他们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一技之长,又苦于无致富途径,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何因地制宜,带领村民闯出一条致富之路,成了“盘旋”在廖荣榆脑海里的难题。另一边,村里的“大户”——李建文也遇到了发展瓶颈,“我们的模式很好,但想要扩大生产,土地、人力和资金都是棘手的问题。”

贫困户和“大户”都有困难,这可怎么办?廖荣榆灵机一动:贫困户们有闲置的土地,有劳动力,还可以享受政府的财政补贴;而“大户”李建文需要土地、人力和资金,二者不是互补吗?不妨让贫困户们以自家的土地入股到李建民的茶园,平时去茶园采茶帮忙,这样一来,贫困户们有了收入,茶园也有了劳动力,一举多得!

但廖荣榆向李建文说出想法后,李建文却道出自己的顾虑:村民以土地入股,虽然解决了土地的问题,但这样一来,自己的股权就被稀释了……

李建文的顾虑让廖荣榆陷入了思考,经过反复酝酿,他决心做通李建民的思想工作。最后,在廖荣榆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李建文终于点头答应了。得到李建文的支持后,廖荣榆很快做通了美湖村另一“大户”——晶福农民合作社主任林让燕的思想工作。一个全新的扶贫模式,初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