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龙岩市司法局精准扶贫永定区金砂乡卓坑村

2017-08-17 08:25:40 来源:福建法治报

找准“病根”   精心“造血”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8月17日讯   “我们村光伏发电项目的第一笔钱2843元,很快就会打到村财账户,这是多年来挣的第一笔‘争气钱’啊!”日前,龙岩市永定区金砂乡卓坑村党支部书记谢如忠激动地告诉记者,在脱贫致富的路上,他们自己能“造血”了,脱掉了“零收入”的帽子。

卓坑村位于龙岩市永定区西部,村庄四周风景宜人,绿水长流,有丰富的山林资源。与生机盎然的村景不同,全村现有3个村民小组,101户412人,外出务工人员约占全村人口三分之二,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才7600元,有贫困户16户,2014年被评为市级贫困村。村民一年到头埋头苦干,脱贫致富的愿景却一直没能实现。到了2014年,村民们有了新盼头,龙岩市司法局根据上级精准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将挂钩帮扶卓坑村,还派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2014年6月5日,龙岩市司法局主要领导带队来到卓坑村,在不到10平米的村部召开现场会,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到田间地头调查。傍晚,在坑坑洼洼的石子路上,市司法局领导对驻村第一书记林银水说道:“这个村能不能在三年内大变样,实现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才是治疗贫困的根本方式,你是任重而道远,我们是坚强的后盾。”

说干就干,真抓实干。林银水驻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带动村两委班子改面貌、谋出路。怎么带动各自单干的村民力往一处使?必须做出点惠及村民心头的“暖心事”。通过和村两委班子共同谋划,林银水一个月内,摸清了村里留守村民、贫困户的情况。

“村民反映的出行难、信息闭塞问题最为强烈,必须首先解决。”林银水马上争取资金和市司法局10万元的帮扶资金,卓坑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化0.5公里和原有道路的拓宽;通过每户补贴100元,鼓励群众安装有线电视机顶盒,让村民能及时听到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25盏节能路灯、3个重要路段治安监控、1个村民活动中心,让这个贫困村开始展露新颜。

“林书记为我们办了这么多实实在在的事,我们有信心跟着他干。”村民李春金是村妇女主任,也是种植大户。卓坑村的木薯、小米蕉粉远近闻名,但是因为品种和销路的原因,一直形成不了规模,也无法给村民带来更大收入。“我们从省里找来农技专家,针对卓坑村的条件进行试种,从2016年开始推广新的薯种将实现产量翻倍。”林银水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帮助群众解决销路问题,2016年10月,村里成立了木薯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创立品牌,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扩大了木薯粉市场销路。而果蔬专业合作社也在筹建中,将打开小美蕉的销售市场。

为了更好地实现“造血式扶贫”,林银水将“造血工程”的计划向龙岩市司法局汇报,争取部门支持,多次组织实地调研,确定了卓坑村属于太阳能丰富区,适合光伏发电的项目。2016年8月,林银水开始拿着项目书,充分利用龙岩市财政每年扶持的20万元和永定区财政对建设装机容量不低于3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一次性给予10万元补助的政策,同时,龙岩市司法局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挤出10万元用于建设6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

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建设,光伏工程终于有了产出。“我就想在3年的挂钩第一书记期间完成,现在回来看到这个项目能为村里带来长久稳定的收入,我觉得辛苦没白费。”林银水指着屋顶一片片在阳光下格外耀眼的光伏发电板欣慰地说。

记者了解到,从2014年5月到2017年5月,龙岩市司法局挂钩帮扶卓坑村期间,出实招、谋实策、见实效,推动扶贫政策、资金向贫困村和贫困户聚集,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聚合,前后投入资金20万元,促成5个项目落地。

3年的“牵手”,让龙岩市司法局和卓坑村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5月9日,龙岩市司法局制定2017年挂钩帮扶工作计划,养蜂专业合作社、卓坑源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将大大提高生态农产品的附加值,让村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本报记者 邓炳秀 陈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