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一块小门牌背后的故事

2017-08-17 09:41:08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8月17日讯   7月23日,对于居住在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步云村下车路190号的村民林国平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莆田市公安局镇海派出所负责人张俊辉和警务队副队长杨建峰一起来到他家的食杂小店,为他家的大门挂上了一块“私人定制”的门牌。

乍一看,这块小小的门牌与林国平家之前一直用的门牌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门牌的右下角多了一个二维码标志。“私人定制”的奥秘也正隐藏在这块小小的二维码标志中——拿起手机对着二维码“扫一扫”,房屋地址信息、出租情况、网格民警联系方式、“一键报警”功能、警情通报情况……所有的信息都映入眼帘。

“通过这块二维码门牌,可以方便辖区群众办理与公安机关相关的业务,接下来也将进一步融入一系列便民利民的措施,使辖区群众充分享受来自科技进步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相关人员介绍道。

那么,这么一块“神奇”的门牌到底是怎么来的?

据悉,从2017年年初开始,为更好地做好社会治理工作,镇海街道将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基础性工作,多方协调,全员发力,统筹推进。特别是自2017年5月末开始,镇海派出所自加压力,向莆田市公安局相关业务部门汇报,主动对标准地址二维码相关工作进行清零重做。

“清零之后压力很大,但是我们本着对辖区群众负责的态度,努力争取保质保量完成这项工作。”镇海派出所警务队副队长杨建锋说。

杨建锋在镇海派出所从事基层社区警务工作15年。自从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工作开展以来,杨建锋基本上每日驻扎在派出所和村居,与社区民警、村居干部一同走村入户,深入村居编排门牌地址,入户走访,听取群众意见。15年的社区工作经验和积攒下来的群众关系,让杨建锋更好地融入群众,倾听群众,辖区的村居干部和群众也愿意相信、愿意配合这位“贴心人”的工作,为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工作早日完成注入了一股“润滑剂”。

在工作的攻坚阶段,杨建锋的小女儿出生了,但是他却主动放弃了已经请好的陪产假,也放弃了日常的节假日,主动在派出所加班加点完成工作。每天凌晨在杨建锋办公室摇曳的灯光,见证着这位已日渐两鬓斑白的民警对辖区群众全心全意服务的承诺。

和杨建锋一样,在镇海派出所从事流动人口协管工作4年的曾海英也用自己的坚守书努力写着一份爱岗敬业的感人故事。

自从镇海街道二维码管理工作展开以来,曾海英在烈日酷暑中挨家挨户走访,登记住户和住房信息。有时候,一幢八九层高的居民楼,因为住户不在家等原因,曾海英上上下下要爬七八次才能将住户信息登记完整。工作很辛苦,特别是遇到有群众不理解的时候,曾海英总是要一次次入户解释,努力争取群众的理解。

今年6月,曾海英在日常入户访查工作中,突然觉得腹部不适,后来到医院检查发现是长了肿瘤,需要及时手术。在完成手术后第三天,她主动放弃了请好的假,伤口上缠着绷带,继续投入到入户走访工作中。曾海英用心的工作,得到了辖区群众的认可和拥护,而她负责的片区也在全所率先完成了入户走访工作。

其实,一块小小的门牌背后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杨建锋和曾海英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一块小小的门牌,就如一根暖暖的红线,一头牵着人民群众的期盼,一头牵着党和政府的牵挂。每一块二维码门牌就是每一栋房屋、每一户住房的“数字身份证”,在未来“智慧城市”中将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今年以来,通过标准地址二维码访查工作,并结合“坚盾行动”和治安要素大排查工作,镇海派出所共累计检查重点单位100家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多起,查处了各类行业场所案件39余起,进一步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确保了辖区社会大局的持续平稳。

截至8月9日,镇海街道地址清理率为100%,入户访查率为98.47%,完成房屋访查数62643户,二维码门牌覆盖率56.18%,地址标注率完成58.88%。

(蔡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