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之“厦门样本”

2017-09-13 08:07:43 来源:福建法治报

完善司法平台突出导向性衔接

2014年12月,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被最高法院确立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2015年,厦门两级法院与50多个单位建立了诉调对接机制,成功调解案件8200多件,通过一系列举措衔接好诉讼和调解两个解决纠纷的方式,引导前来诉讼的当事人选择适宜的途径解决问题。

针对不同的纠纷类型,厦门两级法院推出各具特色的工作机制。思明区人民法院创设了“马路上的司法确认”,即交警行政调解与司法确认申请书一体,当事人可当场通过司法确认的形式,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集美区人民法院杏林法庭独创“五位一体”医患纠纷调解工作机制,通过医患调解、法援调解、司法调解、保险调解、法庭调解,多途径缓和矛盾;海沧区人民法院首创跨区域台胞陪审员陪审、调解机制,充分发挥他们与涉诉台胞台商“同乡、同业、同情”的优势,避免矛盾的激化和升级。湖里区人民法院成立全省首个自贸区法庭,集中管辖涉自贸区民商事案件,将商事调解组织等调解机构引入自贸区法庭。

退休法官老陈是一名特约调解员,去年初,他接手了一起案子。厦门路达公司的胡经理因一笔20多万元的合同款被拖欠了近一年,到集美区人民法院起诉。

在法官的建议下,胡经理同意由法院的诉调对接中心进行诉前调解。经验丰富的老陈在了解情况后,多次与对方联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对方履行合同。除夕前一天,胡经理终于收到了这笔款。

他很惊讶:“没想到法院诉调对接中心的效率这么高。”他说,不用打官司就顺利讨回欠款,这个春节过得很舒心。

目前,厦门两级法院共有440名特邀调解员,其中32人是法院的“常驻客”,定期驻守法院进行调解。调解员来自各行各业,既有擅长做群众工作的基层退休干部,也有村居中德高望重的长者。

“互联网+”助力多元化调解纠纷

多元化的调解方式不仅体现在调解主体的多元,也体现在调解方式的探索和创新,网络调解便是其中一种。7月17日,《福建省多元化解纠纷条例(草案)》提交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一审,条例草案对我省在多元化解纠纷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了固化,并将新兴的网络在线纠纷化解写入其中,这意味着,调解工作跨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该领域的探索,厦门也一直走在前列:

厦门鹭江公证处联合厦门大学共同研发了全国首个“公证云”,提供电子数据取证、存证和公证业务,为法律举证提供了一个便捷公正的网络平台;

思明区法院劳动法庭在全省法院首创网络调解室,运用“互联网+”开展网络调解、远程调解,减轻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海沧区推出海沧调解在线APP,形成在线答疑、线上预约、线下调解等功能为一体的调解平台,群众通过该平台便捷获取人民调解相关信息,快速获得人民调解服务;

同安区道路交通法庭搭建“互联网+”机动车辆保险平台,提升了道路交通纠纷的化解效率……

2014年,河南人谷某在浙江人宁某开在厦门的保健食品店购买了保健品,服用后身体不适。经医院诊断,谷某的症状为严重的爆发性银屑病(俗称牛皮癣),谷某认为系服用上述保健品所致。宁某则坚决否认此种说法,在支付谷某一万元慰问金后,认为自身已尽责任和道义,拒绝赔偿,双方由此产生纠纷。

2016年2月,当事人找到海沧区涉台涉企调解中心寻求帮助,调解员吴文飚受理案件后引导其登录海沧调解在线APP,进入线上调解室,通过语音、文字、图片等方式与当事人进行交流,接收证据材料,最终成功促使协议达成并进行司法确认。这起久拖两年而未决的消费纠纷,得到快速化解,海沧调解在线APP可谓功不可没。

数据显示,海沧调解在线APP推出至今两年多时间里,海沧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71件,成功调解3068件,调解成功率达99.9%,协议金额达12648.91万元,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14起涉及106人。

后记:厦门市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讼外,畅通纠纷解决路径、便利群众寻求权利救济、缓解社会诉讼压力等方面,效果日益凸显,群众真切体验和获得了改革创新带来的“红利”,为全国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供了“厦门样本”。

(本报记者 余凌云 通讯员 游育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