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孔党小记

2017-10-12 09:21:41 来源:福建法治报

党,是姓氏,是团体,也是古代的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

孔党,是孔姓家族组成的村落吗?

孔党位于梅花山南麓深处,旅行车盘旋老半天,才来到这里。车上有人说,近几年才通车的,过去进山很不容易。村落四周环山,多翠竹,一湾清清浅浅的北溪,源于马山,抱村而过,至双洋侧西溪汇合,名为鹭江。盆地中间,有古官道,依山而建的是高低错落的瓦屋,白墙黑瓦,连片的田间,没有开犁,去年收割水稻留下的禾茬,有尺把高,东倒西歪的。水田无水,就长了些杂草和野菜,这一群那一堆的公鸡母鸡,悠闲觅食。

阳光温和,天是湛蓝的,空气清新而透明。对山一声鸡鸣传来,很远很远都可以听到。

孔党村属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地处新罗、漳平、永安、连城之间,全村三百余人。孔党有温、廖两大姓,没有孔姓。据龙岩学院邱荣洲教授考证,温姓,南宋初期宋高宗或宋孝宗时迁居孔党,近900年之久。廖姓,入居孔党稍迟,据查,应是德元年(1275年)迁入,也有近750年之久。

清同治十三年版《宁洋县志》卷二《舆地志》载,孔党村原名莽党,南宋丞相文天祥于德景炎年间率兵苦战东南,1277年率军移驻龙岩,曾客居于此,有感于此地民风淳朴,改村名为孔党。1956年宁洋县建制撤销,原属该县集宁里的孔党坊划归了龙岩县。

入村道路的转弯处,有一座桥,是水尾桥。水即财,财不外泄,以桥塔阁楼或大树以锁水口,是南方村落常见的格局。孔党的水尾桥,叫龙隐桥,一湾绿水,隐隐于翠竹摇曳与芦苇起伏,绵延而来。2007年村民集资重修该桥,桥上神龛,供奉定光古佛、伏虎禅师。墙上有红纸书写对联一副,曰:圣世中和龙隐复兴天地位;皇图巩固鸿号永祚国家基。此联,《宁洋县志》载为文天祥为孔党龙隐寺撰书。龙隐寺已荡然无存。

忽听数声鞭炮炸响,就有人说,快快上山去,割火了。

割火,是一种民间信仰仪式。但见山村公路上,停放着几辆远道而来的小皮卡。小皮卡上,插着猎猎的三角黄旗。一行人跨过小桥,络绎上山。

孔党村是民主尊王神坛祖地。庙宇位于孔党村村部后山约五百米处的森林中,石砌台基正中供奉民主尊王神坛,神坛后面立有两块石碑,一块是“敕封赐福民主”,另一块为神坛缘起碑。另两处神坛分别建在螺星墩和水尾墩。龙岩、三明、漳州、泉州等地有“入乡先拜民主公”一说。民主公是境主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佑一方平安。当地村民说,各地的民主公庙都必须到孔党民主尊王神坛割香火。若某村有灾难,说明此公“失职”,必须将原有香火倒掉,专程前往孔党村重新割香火,另请一尊民主公回村。

农历三月十五日是孔党村祭拜民主尊王神圣之日,孔党村格外热闹。

水尾墩,山不高,与乡村公路的垂直高度约百米,沿山路行,到山顶,林木茂密处,有一块近三百平方米的空地,四周飘扬着书写着“民主尊王”的杏黄色旗帜。石质神坛上,安放着一口铜质大香炉,上有神物。一位头扎红布带、身着红底蓝镶边马夹的中年法师,念念有词,脚踏禹步,进进退退,起起落落。良久,他吹响了号角,宣读祭文,然后,将一把红绳子抛出,似象征通往远方的康庄大道,又将大香炉香火引入到一个类似于畚箕与竹篮结合的防风防雨的竹器中。这个竹器,将带着神圣的火种,翻山越岭,到达另一个村落。当地村民说,来这里割火的,有一千多个村子。

孔党谱牒说:“耕读为家,不辍弦诵,嗣是而文化蔚兴,森列邑庠者,比比且膺。”孔党村有丰富文化遗存,福宁山普明寺占地面积近二亩,供奉观音菩萨。据福州鼓山寺抄录资料,该寺始建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被诏封为圣地。寺内保存有明代古铜钟,弥足珍贵。

时近中午,当地村民热情地迎接我们到一座农家庭院用餐。天井里,摆开了石臼,村民挥动木杵打糍粑,大米是山区特有的一年一收的八月粘,饱满,雪白,柔柔的,清香扑鼻。

菜上桌了,全是土特产,其中一盆菜,如同大东北的杀猪菜,极为豪放。又有红米酒,口感甘甜,却后劲十足。同桌者有老温,年近六旬,上午在村部开会时,他抱来复印族谱资料分发给众多采访者。介绍情况时,大概是初见众多来宾,颇为紧张。有采访者很不客气地高叫换人,老温嗫嚅退到一边。饭席间,老温赧然,说只读了几年书就辍学了,没有什么文化,一再致歉。我说,您讲得很好,给我们的资料很珍贵。连续举杯,敬了他三次酒,都是一口喝干。

挥手告别孔党村,车行山路。车上有朋友说,有很多地方和很多人,你一辈子只有见一面的缘分。我有些感伤,望着车窗外缓缓移动的孔党群山,沉默无语。我想记住它。

(练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