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山寺炊云

2017-10-16 10:37:08 来源:福建法治报

这座寺院建在接近山巅的地方。寺院的后面是一片石崖,若来得凑巧,会看见石崖的上方腾起缕缕白烟,仿佛那里面埋着一个大锅,此刻正有人在烧火蒸煮些什么。不过,那烟比炊烟升得缓些,又比炊烟大了许多,渐渐地,白烟弥散开来,或如乳汁漫溢山头,或成片成团飞向天空。初见此景的游人难免有几分惊诧,附近的山民却早已悉知个中奥秘。他们知道,白烟是石崖里的那个通天洞飘出来的。

通天洞不算大,进洞走数十步,洞就往上拐,直通天空。从上往下看,似也可称之为天坑。既是洞穴又是天坑的景观,在我国西南并不罕见,然而那里是石灰岩地貌,而眼前的石崖却是花岗岩,石质坚硬耐侵蚀,要让洞穴在不断的剥蚀中崩塌出天坑,简直不可思议。那一段如井壁般直通通朝上的天坑,似乎也不是出来的。大自然的手段高超而诡秘,天知地知,我们不知。

寺院名曰炊云寺,云是如何炊出来的?看通天洞的形状,还真像一口灶膛,洞口就是灶口,天坑就是烟囱。散布在洞内的天然圆窟,有像铁锅的,有像饭甑的。通天孔下有一池,想必是从坑口落下的天水积蓄而成的。东北角岩隙还有一脉泉水,据说长年不涸。有灶有锅有饭甑,加上水,果然是天生的能炊云之所。传说中的仙人,想必经常会在洞中的某个角落蒸云炊雾,可惜我等凡胎肉眼,无缘得见。不过你倘若天冷之时来这里,会感到里面弥漫着炭火加温般的暖意,似乎真有哪方神圣在烧火暖灶。洞里的冬天是暖热的,热气不时从坑口冒出,与冷气相激成云。那时节,炊云的景象特别迷人。

寺院的那位年过八旬的法师,最初就住在这个洞里。据他说,当年他做了个梦,梦见一位长衣飘飘之人,告诉他罗源县某山有个洞,洞边有个寺,多年荒旷,需要有心人前去护持。他多方打听寻觅才找到这里,那时的寺院只剩下几段残基,数丛苇草。他在通天洞的一角砌起一间简陋小屋,之后开始长达数年的山寺重兴历程。从中年到老年,法师在这里虔心奉佛四十多年。今天的炊云寺已是山门高耸,殿室庄严,不过他还是经常喜欢在山洞里徜徉。在他的心里,炊云寺是通天洞生出来。没有这个洞,一座寺院不会在这么高远的山顶耸立而起。

听法师讲那过去的故事,才知道通天洞炊云寺原名福源寺,因寺院所在之山为福源山,乃罗源县第三高峰。最初发起兴建福源寺的人不知是谁,不过我猜想,他刚来的时候,也一定是住在洞里的。山远地僻,风急雨频,只能暂借山洞栖身。如果把山洞权当寺院,洞口是门,坑口是窗,洞里有水,洞外有柴,上迎天光,下接地气,窟可供佛,穴能搭床,倒也自成一方天地。经老法师指点,我才发现洞中还有个圆窟状似铜钟。在寺院尚未重兴的时候,法师把它奉为庄严的佛钟。每天看着它,心中便荡起一片清音。有了这片清音的引领,苦寂的日子也明光充盈。

通天洞前最早的寺院建于何年,老法师也不知道。不过可以确认,早在明代,这里已有寺院。“镇日愁阴雪,时时滤渍冰。一春寒对酒,独客夜挑灯。聚散松林鸟,凄凉老病僧。乡书久不到,匝月睡何曾。”明代人写下的这首题为《福源寺》的诗,把我们引向清寂凄冷的当年。不知他是哪来的诗人,缘何来此山寺。当年的寺院莫非还贮酒,竟让他对雪斟饮了一整个春天?他应该也会常常去山洞看炊云的,那么冷的天气,洞中炊出的云想必会更恣肆更诡异吧。凭他的诗才,应该也会对着炊云之景吟诗作赋的,只可惜那些即兴脱口之作,已随风而逝散失在时光的深处。

福源山绝顶名大芹峰,当地志书载,此处“登眺诸峰皆俯,山海分明,远及宁、连、古三县境”。通天洞的坑口,也是在那里向天而开的。白墙屋瓦的炊云寺,以低俯的姿态依连着主峰。从这里看过去,炊云寺与通天洞互补互衬,成为一体,通天洞也就成了寺院的大烟囱。自然,历朝历代在这里修行的法师,也是勤于炊云的厨师。无常的云,无心的云,随缘的云,蕴含着佛家的无尽禅机。在这里默默修持的法师,也是用一片慈心炊煮无尽的慈云。

千百年来,炊云寺经风历雨一路走来,从这里不断升起的慈云,召引着频频前来叩拜的各方信众。

(文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