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党建+”模式让脱贫路越走越宽

2017-11-30 08:44:20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1月30日讯   日前,屏南县法院党支部来到挂点扶贫的岭里村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听到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消息后,该村低保户陈虞冬喜得合不拢嘴。

自2014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屏南县法院积极创新“党建+”模式,帮扶挂点贫困户脱贫致富,实施“党建+贫困户”发展模式,走出了“支部抓项目、党员解难题、群众得实惠”的脱贫致富新路子。

争取项目支持

进入发展“快车道”

乘着汽车盘山缓行,穿越重山,隧道的尽头,是一个美丽的小乡村——岭里村。

过去,岭里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山高水冷,虽然新开通的二级路穿村而过,但是交通的便利并没有让村民进入发展快车道,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仍比较单一,主要以种植蔬菜和外出务工为主。 2014年起,屏南县法院挂点帮扶岭里村,挂点领导经过多次实地走访调查,认为制约岭里村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缺乏项目带动。当时恰逢屏南县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该院与村两委一起分析岭里村自身优势以及建设计划,积极进行申报准备,最终成功争取到美丽乡村建设名额。

有了美丽乡村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岭里村发展逐步走向正轨。在各级政府部门支持以及法院及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全村实现安全饮用水全覆盖,村内主干道安装了简易路灯,村内主巷道全部完成水泥硬化。2016年6月以来,岭里村致力于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孝文化广场”,已完成60米文化长廊、15个车位停车场、游寿雕像等工程建设,力争融入熙岭乡惠泽龙乡村游乃至县全域旅游。与此同时,岭里村还积极开展村部景观湖改造、全村改厕改水任务、造福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三层门楼建设,全村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我们未来的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岭里村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将乡村振兴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让岭里村真正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刘承辉说。

创新党建共建

搭建党群“连心桥”

在岭里村村口有一座廊桥,名为“聚兴桥”,“聚兴”二字恰好与屏南法院党建扶贫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即“聚”党员之力,“兴”群众之业。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们认为,要强化党政的脱贫力量,首先就要抓好党建工作。只有抓好党建才能够找准‘贫根’,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刘承辉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屏南法院出资与岭里村共建党员活动室,以此为平台,打造党建 “主阵地”,搭建党群“连心桥”,发挥党员群众的“主心骨”作用,将党建共建和精准扶贫拧成“一股绳”,让党建成为脱贫攻坚的强大推力。2015年岭里村党支部获评宁德市先进党组织,2016年被屏南县列为党建示范点。

“院村共建党员活动室是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的主要阵地,是加快岭里村加快脱贫的主要推力,也是推进基层党建、服务党员群众的重要平台,必须切实抓牢抓实。”在岭里村党员活动室建设现场,刘承辉介绍道,“屏南法院通过党员活动室整合法院、乡、村三级党员干部队伍,并让党员干部与十一户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针对不同贫困户采取产业帮扶、造福搬迁、资金支持等不同方式进行精准帮扶,精准帮扶做到有脱贫目标、有扶贫规划、有帮扶队伍、有帮扶台账、有帮扶措施、有帮扶资金。”

近年来,岭里村在上级财政的支持和屏南法院结对干警的帮扶下,因地制宜的发展茶叶、中药材、无公害蔬菜等种植业,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山林经济,全村共发展高山蔬菜600亩,食用菌5万袋,水蜜桃300亩等,这些产业也成了当地村民经济创收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