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记民警袁传兵的一次巡逻

2018-01-15 09:00:02 来源:福建法治报

甘当景区和游客的“保姆”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月15日讯   “袁警官,祝贺你当选‘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近日,袁传兵的同事们听闻喜讯,纷纷围上来表达祝贺。但袁传兵只是谦虚地说道:“获得这份荣誉,与组织的关心、培养分不开,更离不开大伙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2017年12月24日一大早,记者来到厦门南普陀寺,采访在2017年11月份刚刚获得福建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人物”的民警袁传兵,了解他获奖后的工作生活。

袁传兵今年50岁,现任碧山派出所主任科员,2008年从部队转业到厦门市公安局碧山派出所工作,先是在大生里辖区当地段民警,2013年9月,被调整到辖区南普陀寺庙景区当社区民警。由于工作认真,倾情服务辖区群众,这些年来,他多次获评公务员“先进个人”、“爱民敬业”先进个人、思明区“综治先进个人”,而在最近,袁传兵又获评第二届“福建十大法治人物”……尽管获得了如此多的荣誉,但袁传兵却始终觉得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民警。

省公安边防总队政治委员王洪权为袁传兵颁奖  

 扫二维码可观看福建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人物”先进事迹视频

早上8点,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冷风飕飕的,记者本以为此时的游客不会很多,没想到刚到南普陀寺的大门口就被人山人海的景象所惊呆了。

“南普陀寺是著名的旅游景点,虽然天气转凉,但游客的热情可不会减。”正驻足间,袁传兵从人群里挤出一条路来到记者跟前,“今天的巡逻工作照旧,先巡寺庙再上山。”

南普陀寺的门口,人群熙熙攘攘,到处都是进香的烟火。袁传兵找到附近的义工,嘱咐他一定要多多留意才离开。

冬天,天干物燥,进香的游客众多。一路上,袁传兵时不时瞅一眼游客身上带的东西。“不单单是为了景区防火。因为人群聚集,一不小心手里的香要是碰到了别人,就容易发生矛盾纠纷,民警的工作便是尽量帮助纠纷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作为一个50岁的老民警,袁传兵并没有一副快退休的样子,说起自己辖区的情况时头头是道,“这里的每个角落我都熟悉,每天,我都要巡逻个两三遍。”

一直以来,厦门南普陀寺都以建筑精美而闻名,屋脊上的雕花比起江南或者北方建筑更精美,色彩更丰富。爬上山顶,一览美景,视野开阔,让人身心放松。但随之而来的是游客数量的井喷。“平均每年游客可达1500万人次,高峰时期日人流量可达10万人以上。”

“美景早已看尽,现在游客才是我眼中的风景。”袁传兵开玩笑地说。游客多了,警情增多是难免的。“有时,因人员走失或是物品丢失都需会向我们求助。”边走边看,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巡逻,并无意外情况发生,袁传兵这才松了一口气,“最近,我们这里治安都很不错。”

“在这之前,南普陀寺每年仅扒窃案就有200多起。”2014年初,根据治安形势需要,南普陀寺拟组建一支巡防队伍,主要负责应急处突工作。当时,袁传兵拍了拍胸脯,接下这个重担。

从起初的招兵买马到授课,袁传兵都亲自上阵。最开始原计划招募30人,但随着任务量加大逐渐扩充到了53人。袁传兵觉得队伍缘起南普陀寺,于是取了个响亮的名字——“金刚组”。

“‘金刚组’里的成员大部分都是退伍军人,有着过硬的身体素质。”记者采访时,袁传兵指着不远处正在巡逻的“金刚组”队员说道。队伍建立后,他又手把手教队员使用钢叉、盾牌等警械装备,并每日进行体能、战术技能训练。经过强化训练,“金刚组”队员的能力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自2014年以来共抓获违法犯罪分子18名,有效维护了景区安全。在袁传兵的努力下,尽管南普陀景区人流量不断在增长,但刑事类警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时间已近晌午,南普陀寺内的游客越来越多了,磕头拜佛祈福,一派秩序井然。 “大家都把包背到前面去,‘钱’包、‘钱’包,包背到前面才是自己的包……”袁警官路过一个旅游团时用妙趣的言语提醒游客小心扒手。

在南普陀寺及后山转一圈下来,已经是上午10点多,正准备离开的时候,袁传兵接到了寺庙负责人打来的电话。原来,后山上有不少游客乱扔垃圾,南普陀寺希望袁传兵能够帮忙做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