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福建省“最美资助人”郑建华先进事迹

2018-02-09 11:27:14 来源:福建法治报

他让警服与捐款箱都熠熠生辉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9日讯   1600余场的活动,让“驾驶人助学金”事业从默默无闻到渐渐发声;

140余万元的募款,让970余名因交通事故致家庭返贫的学子重返校园,继续学业;

50多万驾驶员为此捐过款,也让教育效果深入人心,新晋拿证学员因负同等以上责任致死亡率同比降低了47%……

这份沉甸甸成绩的书写者,来自三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驾管大队的一名普通民警——郑建华。

51岁的郑建华主要从事驾驶员考试和驾驶人法制安全教育工作。日常工作中,他目睹了许多因为交通事故而造成家庭主要劳动力伤亡,致使家庭重返贫困的案例,而更让他揪心的是这些家庭中的孩子,他们有的失去亲人,有的因为贫困失去上学的机会。

“能否将平时开展的驾驶员法制安全教育活动,与资助因交通事故造成困难的学生相结合?”郑建华琢磨着,这样既教育驾驶员遵章守法,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又能帮助孩子完成学业,重拾生活的信心。

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三明市交警支队领导的支持。2011年3月份,郑建华正式将资助困难孩子上学活动引入驾驶人法制安全教育课堂。在第一堂课上,他穿着警服,带着捐款箱缓缓走向讲台。他先向驾驶员们讲解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又讲起一些因交通事故而造成家庭贫困的案例。“其实我也有点担心,怕自己表述不到位,学员不理解,认为我们是在变相索要钱财。”郑建华回忆。然而一节课下来,反响极好,许多驾驶人的爱心被点燃,纷纷响应号召,自愿为困难孩子们捐款。

为将救助活动常态化,三明市希望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还联合三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交警支队驾驶人考试训练中心设立希望工程阳光助学募捐点,并制订《三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驾驶员考试训练中心希望工程阳光助学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对资金来源,资金管理,资金使用作出明确的规定,使该项目于法有据。

记者了解到,由郑建华发起的“驾驶人助学金”助学活动形成了指定专门捐助人、捐助专项资金、扶持专门对象的“三专”模式,开拓捐资助学新渠道,在全国有极大借鉴与推广价值。

这几年,郑建华上了年纪,高血压等多种病痛也出现了,经常一节课下来就汗流浃背。“反正是公家的事情,你身体不好就少讲一些,多休息!”家人和朋友劝说道。但他却不肯休息,每天坚持提早上班提前开课,对学员进行法制安全教育,风雨无阻。每天下班后,他监督工作人员将捐款箱护送到监护点,每周五下午组织市希望办、银行及群众代表共同开箱,清点捐款,并向社会公布。

“自己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不能袖手旁观。”接手“驾驶人助学金”后,郑建华带头捐款五千余元,同时也与沙县一中学的一个父亲因车祸过世的孩子小张(化名)结成了帮扶对子,五年来他除了供小张学习读书,也无微不至关心他的生活以及家庭状况,让小张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爱意。

据不完全统计,六年来,郑建华共组织活动1600余场,为希望工程阳光助学活动募得捐款140万余元,先后有970名青少年得到助学金资助。六年多的坚持,让慈善根植于老百姓的生活,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并受到中央、省市媒体的广泛报道。郑建华也在2014年被评为三明市希望工程先进个人,2017年4月被三明市公安局授予三等功一次。

“身上的警服代表着坚持和勇气,手上的捐款箱意味着爱心与希望,这一路走来,他以爱之名开创驾驶员教育的新模式,也让无数因车祸破损的家庭重拾希望与信心。”近日,郑建华被评为我省十大“最美资助人”,他的故事让无数人动容。

(本报记者 黄丽青 通讯员 尤盛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