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寻找老同学

2018-06-14 11:19:07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14日讯  “公安局负责同志你们好!我是湖南人,是第一次写信求助贵局寻找失联的同学,他叫林发青。”近日,邵武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副教导员张勇收到一封来信。

写信的人名叫吴熙阳,50年前曾与林发青在南平8400厂一同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音讯全无。90年代初,吴熙阳在福州偶遇林发青的妻子,仓促间未留下联系方式。今年同学50周年聚会,众人苦寻林发青无果,于是,他写信恳求邵武警方施援手。

张勇被吴熙阳老人的真诚所打动,他决定努力一搏,圆他与老同学的团聚梦,他立即着手开展调查。在信中,吴熙阳老人只提到了林发青50年前居住在邵武市中山路184号,相隔50年,当初的中山路早已物是人非,现在的中山路常住人口2000余人,找人难度可想而知。

张勇带着户籍民警李斯婧到中山路挨家挨户走访,考虑到时代较久,民警特意找年长的老人,以及片区的居委会了解情况。但是遗憾的是林发青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迁往福州,居住在中山路的老人们也早已没有了林发青的印象,一天的走访下来也没有获取什么更有价值的线索。

张勇想了想,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通过户籍年龄段查询,从海量的人口信息中进行筛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张勇与李斯婧开始了这项量大而又繁琐的工作。从海量的人口信息中找出符合条件的人,然后再逐一拨打电话核对确认。

功夫不负有心人,俩人在拨打了上百个电话后,终于和林发青老人联系上。

有一种感动,叫警民鱼水情,感激之情无以名状。吴熙阳与老同学林发青联系上后,立即给张勇发来了感谢短信,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本报记者 汤仙念 通讯员王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