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陈英明:岁月流淌 初心依旧

2018-09-14 11:07:58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14日讯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换了人间”的变化,民主法治建设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厦门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在这过程中,政法系统干警发挥了独特优势,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本报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厦门政法系统干警见证、参与改革开放的故事,敬请读者关注。

上世纪80年代的陈英明(中)

在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法院有这么一位老人,他做过泥瓦工,当过代课老师,但是一朝进入法院成为一位“司法人”后,他便将终身都许给了他所热爱的司法事业。即使2013年退休了,他仍凭借着这份对司法工作的热忱,任职特聘调解员,享受发挥余热的快乐。他在同安法院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法官、庭长等职务,他在法院的成长路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司法的巨大变化。他就是陈英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他讲述他所参与的改革开放40周年的故事……

我,1953年出生在厦门市新店镇。1973年高中毕业后,适逢乡镇建筑社招工,我在那里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泥瓦工。后来,经人推荐,我来到新店彭厝中学,成为一名代课老师。

后来,我如愿考上了广播电视大学,并于1984年考进了同安法院。当时,我已经31岁了。这时的同安法院只有不到20名干警,几幢斑驳的矮房子坐落在县城体育场的边缘,占地面积狭小,办公条件简陋。3个月后,我被分配到当时的同安县人民法院新店法庭工作,在这里一干就是整整10个春秋。

上世纪90年代的陈英明

记得当时的新店法庭办公条件非常简陋,场所是向新店镇政府借来的一个办公室和一间设置着3张床铺的集体宿舍。3位干警,3辆28寸的“永久”自行车,几张破旧的桌椅板凳,几枚印章加一柜子牛皮纸卷宗,这就是当年新店法庭的全部家当。那些年,每个星期除了周末,我吃住都在新店法庭,几个年轻人几乎也都以法庭为家,日夜值守。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到法庭负责人,在这里,我挥洒了在法院的职业生涯中最初的汗水;在这里,我见证了新店法庭复设以来最初发展的样貌。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伊始,法庭辖区的周边乡镇以农村人口居多,民风淳朴,案件数量还不多,其中以农村家庭纠纷和邻里纠纷引发的民事案件为主,经济纠纷案件数量很少。我和同事经常各骑一辆“永久”走村串巷,为农家的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做实地调解工作。记得有一回,某村两口子的离婚纠纷案件闹得沸沸扬扬,妻子半夜情绪过激意图上吊自杀,家人虽然勉强制止,但冲突难以避免,村支书急忙打电话到法庭寻求帮助。我和同事连忙起身,揉一揉惺忪的睡眼,便急忙跨上单车,匆匆赶往村里。当年的同安县乡村路况极差,大路小径都是泥土地面,坑坑洼洼,白昼都不易行车,夜里由于路边没有一盏路灯更是寸步难行,一不留神就可能掉进沟里。但是情况紧急,我们摸着黑骑快车风风火火地往当事人家里赶,路上一位同事还因为车轱辘碾上了石块摔跤跌破了膝盖。在村干部的协助下,我和同事们连夜与当事人座谈,调解工作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鸡叫,方才平息了事态。事后,我们连续多次耐心细致地给当事人做思想工作,释以法律政策,晓以乡规礼俗,促使夫妻双方重归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