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七峰叠翠

2018-09-27 11:13:13 来源:福建法治报

“七峰叠翠”是(福建)沙县著名的“沙阳八景”之一。

从沙县古城墙庙门起,经文昌门直到东门原贮木场、性天峰的对岸,有七座山峰蓊蓊郁郁,连绵不断,如同七朵盛开的山花。正看一列摆立,钟灵毓秀;侧观错间相叠,围成屏风。这便是著名的“七峰叠翠”。

“七峰叠翠”的七峰由西到东分别为:碧云峰、桂花峰、凝翠西峰、凝翠东峰、真隐峰、妙高峰、朝阳峰。这些优雅灵气的名字都是宋代名臣李纲起的,李纲在1119年谪守沙县时,公务之余,寄情山水,游览了沙县诸多胜景,反复对比斟酌后,最终被“七峰叠翠”的绝妙隽永所折服,于是为其一一命名。

李纲并不满足于给这七座山峰冠名,他觉得还要赋予它们灵与肉。于是他和沙县当地文人墨客一起吟咏七峰山,留下了“落日衔山半隐轮,桑榆残照起氲氛。佳人怅望何时见,万壑平凝合碧云”等风流诗句,为七峰注入血脉。

之后,又有文人骚客对“七峰叠翠”歌咏赞颂,其中以明人曾侗的“郁郁青青溪畔峰,倒涵澄碧蘸芙蓉”最为出彩。

和其他名山大川一样,七峰上古时曾建有亭台楼阁、飞檐古塔等建筑。据史料记载,至明嘉靖年间仍存有二阁八亭,分别为观澜阁、涵清阁和碧云亭、桂叶亭、凝翠东亭、凝翠西亭、环秀亭、真隐亭、妙高亭、朝阳亭,可惜后来逐渐毁废。

唯草木有情,恋着山峰,与七峰永相依共存。

七峰之间壁崖直峭、沟谷圆缓,远观如笔架,民间相传山峰里住着文曲大仙,故而对岸成为求学之地,历代建有学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建为县实验小学和第一中学。

对于“七峰叠翠”,我是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学生时代,上下学路上相对行走,一日见六次。参加工作后,单位凤岗派出所就正对着碧云峰,我日日倚窗可望。说陌生,是因为21世纪始,我到福州工作了,回去少,鲜有亲近。

与“七峰叠翠”最亲密的接触是初二的那年国庆节。那天风和日丽、清风徐徐,我和几个同学沿着以不规则石块垒成的古径上行,古径不到一米宽,逶迤崎岖,转之又转,山峰缓缓地涌上来了,缓缓地又伏了下去。古径以及两旁壁立千仞,湿漉漉地挂着苔藓,山梁上的几棵枫树,叶子火红十分耀眼。

登到顶,向南俯视,眼底下是一望无际的稻田,阡陌纵横,气象万千,尤其是那金黄的稻谷装点着大地,就像一块巨大的天然织锦,看得人神清气爽,喜笑颜开;北望,见沙溪河面渐阔,墙下冥顽之石嶙嶙,清晰可见,灵秀浩浩。溪水平平静静,碧蓝深沉,七峰清晰地印在水中,令人疑心那已不是流水,而是画家画的一幅山水画。鸟儿在林间和水面上嬉戏翱翔、自在潇洒。

抬手往沙溪河丢一段树枝下去,犹如一片落叶一般,飘飘悠悠,好长时间才“砰”地到底。我心想,若是到了雨天,那雨点骤落河面,必是如珠坠盘、大珠当当、小珠叮叮,万般妙音,是何等乐事啊!

今年春节回故乡,心中牵系“七峰叠翠”。亲友告知,县政府已出资重新开发了“七峰叠翠”,沿七峰建起一座叫“虬龙桥”的栈道,很新颖大气。于是正月初三上午携友前往,“七峰叠翠”里果然摩肩接踵,人流如织。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七峰虽不高大,却给人以离奇之感,无人居住却如此热闹。可见,阒静并不等于荒寂,贫苦并不等于无乐啊。

虬龙桥不是顺着山形山势蜿蜒平行而铺,简单地把七座山峰串在一起,而是沿着七峰的山峰盘旋上下,与山融化在一起,造型也非常独特,钢架结构镂空,透光透水,经久耐用。栈道代替古径,通达七峰各处,又不破坏植被和面貌,颇为科学明智。站在桥最高处,即置身山峰顶,有“你在山顶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诗情画意之感。

“七峰叠翠”风光足以令人流连忘返。而近日又获知,在其上重修的“凝翠阁”即将竣工。“实说实干,爱拼敢上”的沙县人民就是如此,不仅对于生活创造,即使对山水的追求,态度也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国庆假期,我一定要再去体味一下升级版“七峰叠翠”。

(虬田 作者单位:省公安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