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以书为伴 自有远方

2018-10-18 11:00:49 来源:福建法治报

我从小爱读冰心的作品,喜欢读她那笔调轻盈、感情细腻且擅长营造柔美、空灵意境的诗作。她一贯清新隽丽的艺术风格是我永远的追求。我也喜欢梁实秋行文幽默、文字简练、文笔活泼、读起来趣味横生的散文作品。他那通篇看似随意而为、于小处却见大家风范的散文也深深影响了我。

再后来,我看了四大名著。知道了《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认识”了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宝玉,“结交”了怒于中而不形于外、心如城府之严的宝钗,“熟悉”了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黛玉,“拜会”了粉面含春威不露、朱唇未启笑先闻的王熙凤,进一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兴旺与衰败。读了《西游记》,我又被作品里浪漫的艺术风格所折服,书中的人物鲜活丰满,语言也朴实通达。于是,我又跟着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与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八十一难,在“春有和风、夏有熏风、秋有金风、冬有朔风”的岁月里一起遨游,也看出了惩恶扬善是全书的主题。品着《水浒传》,又与一群仗义勇为、威震敌胆、有血有肉的英雄群体同欢共悲,深切感受了一百零八将的“忠、信、义”以及他们无畏的优秀品德。阅读《三国演义》,领略了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诸葛亮及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风采,知道了“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的典故……通过读书,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让我感到自己有一种新的生活力量,一种什么都能征服的意志。

那些大家的文章,如一颗颗闪烁的启明星指引我在文学的道上步步前行,对于文学的喜欢也许最初就缘于那些美好的文字和意境。我素有摘抄的习惯,每当看到好的描写、叙述便记于抄本中,时不时翻开读读。读一本好书,如得一位良师,让我受益匪浅。于是,我有了写作的冲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开始文学创作,取材对象大都来自身边的人和事,写的大部分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我尝试写作之时,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大背景下,文艺的春风吹拂着大江南北。我作为光泽这个小山城里做着文艺梦的年轻人中的一员,懵懂地试着闯进文艺殿堂。那时“文艺青年”可是超时髦的,比现在的“愤青”气派多了。若是有谁的文学作品能变成报纸、刊物上的铅字,那真是“牛”得不得了。我也成了当时这群文艺青年男女中的一员,以诗和散文初涉文学。到今天,屈指算来30多年过去,可谓“弹指一挥间”。这30多年当中,爱好文学创作的人进进出出,而我始终在这支队伍中默默行进,以一名女作家特有的视角,对自己的身边人身边事进行观察、刻画,同事、同学、朋友、亲人——都成了我笔下的主人公。

遥想当年我这个怀揣文艺梦想的小姑娘,如今已成“尘满面、鬓如霜”的人妇人母,不禁欷感叹。但看昔日对铅字文章顶礼膜拜的我,而今将作品拢一拢,也可得十数万字的集子一册,不禁也为自己感到欣慰。而且连我自己都没想到能被批准加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得了一个“国级文艺家”的虚名,真是“三十功名尘与土”,书香为伴自得失。文学生涯没有苟且,但有书为伴,自有诗和远方。

(林淑英 作者单位:光泽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