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郑春香:故纸堆里分外“香”

2019-04-10 11:30:36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4月10日讯  走进福州市公安局华大派出所档案室,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档案柜子陈列在眼前。这间面积仅50平方米的档案室里涵盖了1958年以来华大派出所辖区所有居民的户籍信息、身份证信息、案卷、文书等,单单户籍资料就有70多万张。随手打开一个柜子,高高的柜子里排着满满的档案盒子,盒子上则细致标注着各种数字与符号。这些,大都出自档案室辅警郑春香之手。

2005年,22岁的郑春香正值青春年华,成为华大派出所档案管理室的一名工作人员,所里人都亲切地称她为“香香”。从一开始对档案工作的一窍不通,到现如今的游刃有余,郑春香付出了许多心血。档案管理工作繁琐、杂碎,需要工作人员认真校对,分门别类后装订保存起来。尤其户籍信息等是随时会变更的,许多群众的婚姻状况等信息已经变化了,却没有主动到派出所更改。

每隔一段时间,派出所都要对一些已死亡的人员进行注销户口,但在注销前需要核实,以免发生错误。与群众联系确认,是郑春香日常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其实也很讲究技巧。“我们中国人特别忌讳‘死’这个字眼,不能直接了当地询问对方某人是否已经过世,所以在联系时要时刻注意方式方法。”郑春香告诉记者,但是有时候又因为太委婉,反而闹出问题来。

郑春香回忆,在一次核实死亡名单时,她联系上了其中一名男子的爱人,并询问是否是该男子的家,其爱人回复:“他已经死了。”听到对方这样明确的回复后,郑春香误以为该男子确实已经死亡,遂让民警将其户口注销。谁知过段时间后,该男子找到了派出所,称其户口无缘无故被民警注销了。所幸郑春香平时做事细心,有把详细情况登记在记录本上的习惯。当郑春香把记录本翻找出来给该男子查看后,才得知该男子那段时间刚好跟前妻闹离婚,双方闹得不愉快,正巧郑春香打电话过去,前妻正在气头上才回复了那句话,导致了误会。

“一定要细致再细致,认真核实。”这个不大不小的乌龙让郑春香更加警醒,每一次电话她都反复核实,确保不再发生类似的情况。除了要整理、核对、装订外,档案室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帮助群众查询一些历史档案资料。很多时候,前来查询档案的群众并不清楚被查询人的信息,只能提供一些模糊的情况,有的甚至连被查询人的名字都不知道。这些就给郑春香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2018年3月底,华大派出所档案室来了一位林先生。林先生因为继承问题,需要办理一份其多年前过世的兄长的注销证明。但是林先生只隐约记得其兄长先是下乡到顺昌某个村里,在上世纪80年代才返回福州。根据林先生提供的情况,郑春香翻遍了相关时段的户籍资料都没有找到其兄长迁回所内的档案,只好让林先生先行回去,自己再找其他线索。

当天下班回家后,郑春香忽然想到:林先生会不会记错了兄长返回福州的时间呢?第二天,郑春香一大早便到了档案室,再次查询了其他档案盒资料,终于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张资料上找到了林先生兄长户口迁入的信息,重新提供了户籍证明,并通知他前来领取。半个月后,林先生处理完手头上的事情,专程到华大派出所送上题有“服务热情、工作认真、不辞辛劳、为民解忧”字样的锦旗,感谢郑春香热情细致的服务。

两个月后,一面题为“服务热情、来了就办、不辞辛苦、为民解忧”字样的锦旗又被送到了华大派出所档案室。送锦旗的陈女士也对郑春香的服务赞不绝口。

短短3个月时间内就收到了两面锦旗,多年来类似的场景并不鲜见。郑春香说:“档案室的工作除了细致还是细致。只有不断的细致,才能把工作做好,群众才能满意!”14年的坚守,郑春香始终用一名警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细致认真地工作。今年,她也从工作人员变成了华大派出所的辅警。

(本报记者 林珊 通讯员 张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