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被忽略的抗战文化中心

2019-07-22 12:04:10 来源:福建法治报

永安作为现实中的地理概念,现在是福建省中西部一个总面积约2900平方公里、总人口30余万人的县级市;但它曾作为东南抗战文化中心的那段历史,正如《发现永安》一书的作者张在军所言,却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

拂去历史的尘埃,战争曾让这座僻静的山城站到了前台。

卢沟桥事变之后,按照“一个月内解决中国事变”的狂妄计划,日军迅速向各地推进,战争的硝烟味在东南沿海愈来愈浓。1937年10月26日,金门陷落;1938年5月13日,日军宣布占领厦门全境;同年6月12日,日机32架轰炸福州,致死4人,伤9人。据当时省抗敌后援会救护部陈敏贤回忆:“福州第一次沦陷前,日机经常飞临,低飞扫射、投弹,给市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频繁的空袭严重影响省府及各部门开展日常工作。为了利于坚持长期抗战,当时的省政府不得不考虑应变之策:将省会迁往内地!据资料记载,当时省会内迁有三个备选地点:建瓯、长汀、永安。为什么最后选中了永安呢?“有一种说法认为建瓯、长汀邻近江西,日军翻过一个山头就可以攻击,同时过于深入,对于前线,尤其是沿海的战役指挥鞭长莫及。”相比之下,永安地理位置相对居中,便于指挥全省,“而且县城周围山高路狭,易守难攻”。于是决定将省会迁往永安。

在前期派人先行筹建永安水力发电厂、扩充汽车站、开凿卫生水井等基础上,1938年4月25日,省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为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福建省会将由福州迁往永安。从4月29日起,福建省政府及其所属104个单位,便陆续内迁至永安,导致福州几成空城。

张在军在书中写道:“随着省府搬迁和厦门失守,不少行政机关、文化团体、大中专院校等各种机构,陆续向永安及其附近的山区疏散,顿时官佐幕傣、豪绅政客和公教人员接踵而至;不少教授、学者、专家和文化界爱国人士也相继云集永安,其中有先后从港、沪、粤、苏、皖、浙、赣、湘、桂等地辗转来闽的一些知名文化人士。他们中有黎烈文、许钦文、董秋芳、邵荃麟、羊枣、王亚南、章振乾、王西彦、赵家欣、谢怀丹等。”

我们现在很难想象,当时一个小小的永安山城,居然拥有如此强大的文化阵势:文化学术团体40余个,编辑单位近20个,出版社42家,印刷所19家,出版各种报纸12种、杂志129种,出版各类专著700多种,丛书、丛刊近40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新闻、教育等各个领域。据张在军统计,在永安先后发表作品和出版专著的作者、学者有100多人,其中不少是名家。“其时间之长,出版物之多,作者阵容之大,作品战斗力之强,在当时的大后方,可以说是仅次于重庆和桂林。”

本书作者张在军近年来执着于抗战时期文化教育的拓荒,先后创作出版了《苦难与辉煌:抗战时期的武汉大学》《当乐山遇上珞珈山:老武大西迁往事》《发现乐山:被遗忘的抗战文化中心》《战乱与革命中的东北大学》《西北联大》《东北大学往事》等与抗战后方文化教育相关的著作。正是这种持续不断的研究让他发现了永安:“永安进步文化活动使得永安成为抗战时期东南地区的文化中心,与重庆中心文坛及桂林、成都、昆明、曲江等重要文化据点互相配合,遥相呼应,掀起中国抗战文化运动的高潮。”显然,永安是整个抗战文化的一部分,是福建人的荣光。

然而,随着抗战胜利,1945年9月,省政府开始回迁福州,曾肩负七年半重要使命的永安又回归本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今年是永安充任临时省会80周年,但愿本书的出版能唤醒人们的记忆,增进对永安的了解,进而关注永安,研究永安,推动和促进永安的发展。

(何况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