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熊培云寻美记

2019-10-10 12:51:05 来源:福建法治报

前些日子,熊培云携新书《寻美记》(东方出版社2019年7月版)来厦门举办分享会,现场坐满了生气勃勃的年轻人,这说明熊培云在年轻一辈中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网络时代,能吸引年轻人静下心来阅读厚厚的《重新发现社会》《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寻美记》等纸质书,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长发飘飘的熊培云在分享现场说:“一个人只有离开故乡才能茁壮成长。”《寻美记》便是他两次寻访美国的记录,其中一次是2012年底受邀赴芝加哥等地观摩美国总统选举。他说,美国成为当今最强大的国家,固然受益于一代国父超越时代的理性,同样依赖于由地方到中央的成长结构。“美国历史上那些有污点的国父,论道德品行绝大多数并不比市井百姓高明多少,只是因为他们承袭与创制的结构让恶因被压制,善因被培养,才有机会在美国渐渐孕育了托克维尔等人期许的未来”。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被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指认为“已实现的乌托邦”虽然有许多让人学习甚至敬仰的地方,但并不意味着美国是可以完整拷贝甚至立等可取的全人类解决方案,倘使每个国家都践行美国司法中的“长臂管辖权”;都像美国一样毫无节制地维持高能源消费;为假情报打一场入侵他国的战争却不必担负任何人道主义责任;因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封锁他国经济,这个开放的世界恐怕很快会彻底滑向它的反面。

在寻访美国的过程中,熊培云还梳理了有关人类过往、现在和未来的诸多乌托邦梦想,并探讨美好国家、美好未来何以可能。长期以来,熊培元对各类乌托邦或反乌托邦作品很关注,他发现许多人对乌托邦实践都难免抱以负面评价,历史书和新闻纸上总是写满了人世间的坏消息,然而“假以时日,那些合乎人性的美好是可能实现的”。

“人性固然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但时间却能为人类成就一些事情。”熊培云无论是在分享现场还是在《寻美记》文本中,都反复多次提到托马斯·莫尔的想象之作《乌托邦》。在这部1516年首印于比利时鲁汶的奇书中,莫尔批评了英国的种种积弊,并设想了一个美好国家所具有的诸多特征,比如民主制、联邦制、一夫一妻制、宗教信仰自由等,相当于为人类设计了一个国家“样板”。熊培云说,无论是观照今日美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乌托邦》与几百年来人类生活的现实演进都具有某种关联性。他想起了五月花号,曾经有一群失意的欧洲人,花几个月的时间远离故土,漂洋过海,只为寻找新生活,建设理想家园。重要的不在于他们在此后的现实生活中是否模仿了《乌托邦》,而是《乌托邦》中的设想被人类实现了多少?

人类的历史总是在美好与乌有之间徘徊。时至今日,莫尔意义上的大多数理想其实都已经实现,不只是在美国,还有其他许多地方。然而当一个欲望获得满足时,它也会为另一个欲望的产生提供条件。熊培云写道:“从一个乌托邦走向另一个乌托邦是人类之激情所在,这不是简单的移情别恋,而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活。或许,只有承认自己不完美且可以不断打补丁的乌托邦,才是可实现的乌托邦。”

《寻美记》是熊培云行走、阅读与沉思的结晶。他从波士顿到西雅图跨越几万公里的空间,以美国的十几座城市为主要线索,在回顾历史与现场观察中寻找人类过往的荣光,思索未来的方向。

未来会怎样,目前还无人知晓。

(何况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