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抒写抗疫,不需要功利主义

2020-03-19 14:42:45 来源:福建法治报

据媒体报道,首部全面反映抗疫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正式启动。该剧将以抗疫期间各行各业真实的原型人物、故事为基础,通过艺术加工,塑造“抗疫”一线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群像,以一个个剖面展现抗疫人民战争的全景画卷,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

《在一起》计划筹拍20集,每两集1个独立故事,每个故事分别由一位编剧和一位导演主创,每个故事均由真人真事改编。以创作都市生活题材电视剧而著称的著名编剧六六,参加创作,她本人已赴武汉实地采访。

但是,关于六六此次到武汉采访创作的一些言论和做法,却引发了很大的质疑和批评。

六六在采访中表示,她希望自己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录者,将这些了不起的人民记录下来,她也将这当作是参与这场全民战争的方式,“我的能力足够把这些了不起的人记录下来。我身边的企业家朋友,一肩挑起员工生计,一肩挑起救灾援助;我身边的医生朋友,舍弃妻儿老小,驻扎在武汉已经一个月了没有回来;我身边的武汉亲人,面对巨大灾难,全力以赴,从厂区社区志愿者分菜送药这样的小事做起,还有很多无名小辈,在灾难中义无反顾;我更是看见海外同胞赤子同心。”这可以看出作为编剧之一的六六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六六抵达武汉后,开始逐日记录在武汉的见闻,发表评论和感想。在文章《六六:武汉第二天》中,她开篇就是:“幸亏我来了,再不来素材都没了。宣传能进驻的时候,基本都已经到收官时刻。最后一家方舱明天休舱。”

然而,六六的这句“幸亏我来了,再不来素材都没了”,引起人们的严肃批评。有网友说“那些不是样本,不是‘素材’,他们是一些人的所有,他们是自己的全部”“没有起码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武汉的苦难只不过是六六的‘素材’”“这是把武汉人民的痛苦看成了什么?炫耀自己写作的手段!能不能不给创作抹黑,别在大家伤口上撒盐啊”……

有的批评文章指出,从六六的个人公号文章可知,此次创作似乎是受某企业之托,六六拒绝两次后,决定接下这个任务,态度的转变,源于“黄皮肤的每一个普通人”“灾难无情人有情。我是时代记录者,我参与这场全民战争的方式,就是亲临一线,拍成作品”。或许在企业介入之初,就为这次创作增加了商业元素,身处此间的创作者不可避免地被拖入“投资与收益”的博弈中。商业的逻辑的影响下,此时把武汉的人和事当“素材”就显得没有同理心……

我们知道,参加这个极富现实意义的抗疫特殊题材的电视剧创作,创作者需要一种对苦难的体验,需要面对苦难的人文感和生命悲悯的情怀,如果抱着功利主义的态度,为创作而创作,面对疫情灾难职业化地为了找“素材”,显然这种创作态度是轻佻的、不庄重的、不严肃的,是的确伤了武汉网友的感情,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批评,也必然进而引起对其文艺初心、创作初衷、创作态度和创作质量的质疑。

这样的抗疫特殊题材的电视剧文艺创作,需要创作者的生活状态、情感状态,生活状态尤其情感状态不能到位,自然作品也到位不了。如果创作者抱着实用的目的这种狭隘的功利主义的态度,则必然会对编剧创作造成不小的损害。

如今,涌现出大量的各种形式的抗疫文艺作品,但必须明确的是,创作抗疫题材的影视作品乃至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不仅仅会涉及创作者的艺术的审美问题,而更会涉及到其文艺的伦理问题,文化伦理态度,这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谨记和坚守的原则。

(杜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