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面对自然

2020-03-26 11:50:09 来源:福建法治报

作家季红建在报告文学《人民战“疫”》中讲了这样一个情景:2月11日下午,长沙下起了雨。突然,一个只有三岁多名叫桐桐的小男孩,在隔离酒店里,面对窗外与大自然对起话来——

“竹子先生,你好,你家有伞吗?”

“下这么大的雨,你都淋湿了,你冷吗?”

“小鸟,小鸟,你在家吗?你来陪我玩啊!”

……

看到这感人的一幕,一旁的大人被深深打动了,感叹道:如果大人们都如此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新冠病毒可能也不会来侵袭人类了!

大自然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不仅慷慨地供给着物质,使人类生命得以延续,也给人以精神慰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大自然的春花秋月、高山峡谷,飞禽走兽、潺潺流水,不知带给人们多少遐思,抚慰多少孤独的灵魂。在古人那里,亲近自然、呵护自然的不只是孩童,还有那许多的文人墨客、普通人家。

陶渊明平生最爱植柳,自号“五柳先生”;王维酷爱竹韵,晚年隐居时在房屋周围遍栽竹子;白居易、柳宗元任地方官员时都曾带领百姓一起养花种树。普通人家也大都遵循“不夭其生,不绝其长”的古训,“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各种动物行孕之时,不伤害、不杀生,惟恐来年无鱼、无兽。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既体现了古人的生存智慧,也反映了古人朴素的生态道德观。

大自然对人类是有恩的,她为人类提供的一切,其价值不仅仅指可以变现的资源价值,可供消费的使用价值,还有弥足珍贵的生态价值。一亩森林每年吸附数吨粉尘,增氧固碳均达10吨以上;一座城市滨水公园的生态价值,从周围商业和地产的升值溢价上足见一斑。大自然更是丰富了人类的智慧,得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孟德尔从豌豆杂交中读出了遗传的奥秘,袁隆平从野生稻中研发出了超级水稻,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了青蒿素,此次在对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治疗中,中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面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但自然乃是一切发现的前提。人,永远无法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

人在大自然的伟岸与无私面前,不仅身躯显得矮小,而且精神也相形见绌。一位作家曾这样写道:在故乡深山的阴处有一种植物,叫山海棠。即便是生在僻处,无人观赏,可它依旧是一丝不苟地向上挺拔了枝叶,开出鲜艳欲滴的花朵。幼时,我很是不解,曾对祖父说,它真是不懂人间世俗,既然开在深山无人识,便大可以养养精神、偷偷懒,没必要下多余的功夫。祖父瞪了我一眼,说,你究竟是年轻,太看重功名,内心浮躁,不知生命真相。是啊,在诸如山海棠等众多植物那里,它们只按自己的心性而活,生为花朵,就要往好里开,尽开的本分。至于能不能被人看见、被人夸奖,它们从来都不会去想的。相比之下,人类很多时候太自我、太功利、太浮躁,致使烦恼滋生、邪念疯长,带给自身也带给他人多少痛苦和悲哀!

看电视剧《有一个地方叫马兰》,其中一个细节萦绕于胸、回味良久——当马兰基地的第一次党委扩大会在一个地窨子里召开时,恰巧一窝小燕子正在地窨子的房梁上破壳出世。司令员见状,忙提醒大家:“把脚步放轻,嗓门压低一点,别惊扰了燕子。”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中国核试验基地波澜壮阔的工程伟业,就在燕子的呢喃里宣告诞生了。想想看,人类有多少伟大的基业,不是从大自然的根基上生长出来的呢?人类有多少发明创造,不是从大自然的奥秘中获得灵感的呢?人类有多少美好的品格,不是从大自然的秉性中获取并升华的呢?正所谓:大自然乃人类最永远的良师益友。

面对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不妨扪心自问:我们有多长时间没有像小桐桐那样与竹子、小鸟凝视对话了?有多长时间没有静心读一本自然科学书籍并从中获取心得了?有多长时间没有为花草树木培培土、浇浇水了?哲人有言:“自然总是美的。”葆有一颗亲近自然、呵护自然的童心,为大自然永葆生机活力献上一点爱心,那么,大自然回报我们的将是更美的生活、更美的心灵。

(向贤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