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平易讼”提高百姓司法获得感

2020-04-22 09:50:51 来源:福建法治报

平潭法院探索司法大数据服务社会治理新模式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4月22日讯 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参与社会治理新路径,充分运用司法大数据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2019年7月,自主研发的“平易讼”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该平台集诉前调解、诉前审前送达、排期开票等功能模块为一体,实现送达全流程电子化、集约化、智能化管理,为打造社会治理新模式提供更多司法贡献。据统计,截至目前,共通过“平易讼”平台送达案件1021件,其中电子送达672件,占比65.8%,送达成功率达100%;首送成功950件,首送成功率达93.1%。

海量数据 全景互动

“数据丰富,记录详实,要用好这个平台。法院工作持续出新出亮,很好!”2019年8月7日,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陈善光到平潭法院调研诉讼服务建设成果,经过工作人员的讲解和演示后,对“平易讼”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频频点赞。

为直观了解送达工作进度,平潭法院主动牵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将“平易讼”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与法院内网相连,实现送达全过程留痕、集约化展示、智能化研判。

“传统的送达模式存在送达数据管理难、查询难、统计难等问题,而现在,案由、案件类型、地区分布、送达方式统计、各月份收案数量统计等情况在这块数据大屏中一目了然……”送达员小林深有感触。

除了充分利用“平易讼”平台中送达数据“存量多、导出快、内容准”等特点,平潭法院还通过精准分析大数据,综合分析区域多发的物业合同纠纷、商品房买卖纠纷等类型案件,结合实验区建设中出现的矛盾纠纷,提前研判分析,形成有效司法建议,充分发挥司法大数据“晴雨表”和“指南针”作用,为实验区党委和政府决策部署提供法律支持。

“平潭法院积极探索改革送达工作,借助科技手段,主动参加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明显,我为平潭法院点个赞。”省人大代表林传仁说。

平台互联 信息共享

“本案被告地址未通过验证。”1月15 日,“平易讼”平台向送达员小何推送一条消息:根据系统显示,原告丁某提供的被告李某住址“平潭县澳前镇XX楼113号”可能因地址不存在或已更名,未通过公安部门“智慧房屋”系统验证。

“被告欠钱一直未还,现在我急需资金周转,当初他给我的地址就是这个呀。这可怎么办?”原告丁某十分焦急。

近年来,随着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的推进,路名、门牌名称日趋规范,重名、错名的地址被修正,该案被告的地址可能也属于此类情况。

“建议您重新核实后再提供。”小何将验证结果及无效地址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在电话中告知丁某。

经过重新核实确认,丁某提供了新地址“平潭县澳前镇XX村162号”,送达员小何将新地址录入后,系统即提示验证成功,并导出一个二维码。送达员通过扫码即可自动识读房屋详细信息、地点导航等内容。1月21日,送达员小何根据新地址上门送达,被告李某的母亲签收了送达材料,并确认原来的113号门牌经公安机关重新编排后改为162号这一情况。

“司法实践中,常常出现原告在立案初期无法提供被告准确信息的情形,为了从源头上解决被告“身份不清、地址不明”,甚至是“假身份”“错地址”等问题,我们在立案时即对当事人送达地址开启验证,确保后期送达的有效性。”平潭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陈雄谈及实现联网认证的初衷。为此,平潭法院将福建公安“智慧房屋”系统嵌入“平易讼”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截止目前共审核地址2450条,排查无效地址823条,有效解决“人难找”问题。

此外,“平易讼”平台还接入三大通讯运营商,通过运营商数据库对当事人的手机号及关联微信号进行实名认证,验证成功后即可开展电子送达,实现多平台互联。

“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是司法活动主动拥抱现代科技的重要成果。”平潭法院副院长刘晓莹介绍,“该平台的上线运行,对整合司法数据、提高送达效率,以及确保案件办理的公平、公正和公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