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聆听东湖

2020-06-08 15:47:53 来源:福建法治报

下漳平高速,往溪南镇方向,不过十来里,峰回路转间,忽听“轰隆”一声,东湖如一坛陈年佳酿,倾泻而出。只见村口处,几树明艳的黄花铃木灯塔般闪亮,一湖春水冲破簇新的水泥廊桥,奔涌而下,轰隆隆的水声响亮热烈。而桥的另一头,是一汪静静的湖水,全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水声喧哗,如热情的主人,不断高声招呼初入东湖的我们,快快快,好风景在后头呢。

雨丝还在飘,似有还无,是昨日豪雨的尾声了。还未踏上青苔初生的古道,一阵紧着一阵的声音,争先恐后闯入耳中。叮叮,咚咚,葱白的流泉如怀春少女,偶尔一转的眼神,就将秘密一泄无余;叽叽,啾啾,时缓时急,时大时小,那是各种鸟儿热情又欢快的鸣叫;呢呢,喃喃,草丛下,树叶间、石缝里,数不清的虫子在凑热闹……不知不觉已没入这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只见每一棵树都站成自己的姿态,每一片土地,每一寸光阴都演奏着拔节成长的绿色音律。春天像指挥棒,朝满山楠木、竹林、香枫、榧树、柯木、荷木、椎树一挥舞,这深深浅浅的绿立即应和起满山的鸟叫、虫鸣、泉涌,演奏一曲嘈嘈切切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行。必须停下脚步,静心聆听,这东湖的声音——这是东湖村自开基定居以来世代呵护的弥足珍贵的风水林啊,它们成群连片,藏风聚水,给予村民无限安宁与希望,它是人与自然生生不息的轮回与歌咏!

终于冲出莽莽森林的悠扬旋律,眼前豁然开朗。梯田、古道、古桥、古屋错落有致,召唤着我们,靠近它,抚摸它,聆听它。

如果说刚才我们聆听的是东湖高山流水的自然之声,那么这些老房子就是凝聚东湖人勇气与智慧的命运交响乐。

低声部是古朴,深沉厚重。所有的老房子都保留它原有的风貌,红墙剥落,黄土净现,石阶黝黑,厅堂蛛网,落寞沧桑却不掩其曾经的繁华轩昂。房前屋后,熟透的枇杷落了一地,芭蕉林结成迎客门,满树桑葚红紫酸甜,抱村而流的溪水如影随形……

中声部是和谐,明快柔和。30多座明清古民居,全都依山而建,互为观望、簇拥成群,不填平,不削低,只让长长的石阶如音符般蜿蜒而上,庭前险壁护坡以成千上万的块石垒砌而成,铺设排水石槽,防止地基吸水,避免坍塌,屋后全是形似花瓣的弧形围墙,像一朵朵美丽的莲花盛开在青山中,难怪东湖又被称为“莲花乡”。

高声部是厚重,干净有力,是令我们久久不忍离去的力量。“余庆堂”的书法壁画最为传神、“仁兴堂”的雕花十分精美、“兄弟同科”木牌匾留存完好、晚清溪南三大名门的“东湖十家内”美誉源远流长……

小小村落,墙头层叠,深巷相连,斗拱精致,泥塑彩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令人叹服。寂寞,是让我们心生隐隐痛惜的余音袅袅。偌大的山村,萧条空寂,偶见牵着孩子的老人从深巷走出,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半山的土楼依然坚固巍峨,却早已人去楼空,厅堂的半杯茶定格了时光,门前的青草没过膝盖。领路的老人说,这房子是他一砖一瓦盖起来的,最热闹时,住着六十多人。如今,妻子已去世多年,自己也老了,只得下山居住……

东湖的交响乐一旦奏响,就再也停不下来,它们从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叶咕噜咕噜流淌而出,流进全国各地画家的调色盘,浓墨重彩,次第铺展;流进许多东湖游子的笔下:“每个东湖的游子都觉得自己无论走多远,都像那树的影子,不管拉伸多长,自己的根都连在那树的根上。不用什么理由,得空就回老家走走,抚慰一下游子的思乡之情。”这饱含深情的文字,是对东湖家乡最深的眷恋;流进每一个热爱东湖人的心中:“我到东湖挂职快三年了,东湖真的很美,我很想把东湖推介给大家,很想为东湖做点事情。”得知挂村第一书记就是闽西文坛旗手张惟老师的女婿时,我不禁百感交集。想当年,张惟老师带着我们走遍闽西山山水水,播下文化的种子,这种潜移默化的无声力量,在这个小小的村落,再一次遥遥回响。

离开东湖时,天已放晴,午后的阳光打在青翠的山谷,熠熠发光。春雷般的轰隆声再次响起,这才发现村口的九母仙潭边,一挂瀑布凌空飞跃,听不到喧哗和嘈杂,看不到拥挤和推搡,那种安详和沉着,仿佛把万物融为一体,瞬间穿透永恒。

我还会再来东湖的,这个念头刚刚闪过,“噗”的一声,村口那树缀满花朵的枝头,又一朵紫红的杜鹃开了。

(郭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