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故乡的炊烟

2020-11-09 13:35:04 来源:福建法治报

每每读到马致远的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和陶渊明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我总不由得怀想起乡村的一幕幕,其中想起最多的便是那故乡龙门村屋顶上的袅袅炊烟。

乡村的炊烟,时常会撩拨思念的弦,轻奏起别样的幽曲,牵引出莫名的淡淡乡愁。记忆中,那一缕缕飘曳的家乡炊烟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轻烟若雾,风情万种。小时候,清晨、中午或傍晚时分,乡村里家家户户高低不一的烟囱里先后飘荡起或白、或青、或灰的缕缕炊烟。那炊烟似一条条飘带,在瓦片上、毛草上,跳着优美的舞,那柔美的线条飘逸而美丽。炊烟把村庄渲染成一幅幅水墨画,尤其是在细雨绵绵的日子,炊烟如雾,淡淡地弥漫在屋顶上、天空中,那一派朦胧景象让整个村庄增添了无比的魅力。

家乡的炊烟,是客家乡村屋顶上朴实的风景,是诗人眼里的一首首情诗,是画家笔下不可抹灭的线条,是客家游子梦里辗转的思念,是客家人对游子的召唤。

故乡的炊烟有幸福的味道,有母亲殷殷的目光,有父老乡亲的热情和勤劳。当我踏上故乡的小道,一落落土房子上,炊烟袅袅,我仿佛嗅到母亲炖在灶上的鸡汤,锅里焖着喷香的米饭。我不由加快了步伐,脸上是两行热泪汹涌奔流。还记得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生产队的社场上玩耍时,或是在放学路上,或是在河边摸鱼时,我的目光会时不时地望向自家的烟囱。每当看到自家的炊烟袅袅升起时,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当我看到自家屋顶上的炊烟由浓变淡时,便不由得撒开腿,飞快地冲向家门,边跑边喊:“妈妈,我回来啦!”

那时,炊烟飘起,空气中弥散着阵阵菜肴的芳香,天空中总回荡着各家父母长辈呼唤调皮晚归的孩子回家吃饭的声声音响。

家乡的炊烟,诉说着乡村的温和饱。烟囱上有炊烟升起是幸福的,表示锅里有米,灶里有柴。灶里有火,家是温暖的,锅里有米,一家人能吃饱。家境稍微殷实点的,锅里除了饭,还有肉,奢侈一点的,还能整两盅小酒,把酒话一话桑麻。

炊烟升腾的时节,日之夕矣。放牧的牛羊,觅食的鸡鸭,玩耍的猫狗也纷纷回家。犁耙的曲调与虫子舞蹈戛然而止,父亲耕牛沿着乡间小道归家。此时,乡村里人声犬吠,禽畜齐鸣,喧嚣热闹的声音,和着炊烟组成这欢乐的黄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袅袅炊烟,代表着一天劳作的结束,歇息的开始。炊烟拉开夜晚的序幕,暗示着对辛苦一天的回报,对乡亲们劳作一天的抚慰。

家乡村庄正是因为有了那一缕缕炊烟,才使原本宁静平淡的空间多了一抹色彩,一份动感,一份乡情。

犹记得在夏天晚上,乡亲们围坐在一起,或是纳风乘凉,或是边嗑南瓜子边听老人讲着古老久远的传说,而那平日里乡邻乡亲间的磕磕绊绊随着笑声,随着炊烟,渐渐飘散、无踪。

记忆中,家乡的炊烟还总是和烤地瓜、烤山药连在一起,至今想来,依然满口生香,回味无穷。童年时光伴随那炊烟,在顽皮中不经意流走。炊烟早把祖辈的犁和身躯化作弓和箭,将我们射向远方,把沉甸甸的期望飘出大山。有了家乡炊烟引路,我们才从祖辈的沧桑中,从那刀刻的皱纹走出。如今的我们有时真想让时光倒转,再回平淡而幸福的乡村,寻找那儿时在炊烟底下挖的小河,垒的小山。

如今,乡村里的土灶已渐渐被电灶、燃气灶等替代。再回乡村,我已很难再见到那缕缕炊烟了,但是,每次回乡村,我总不由得望向那一家家屋顶,目光不断地搜寻那记忆中的炊烟。

那袅袅炊烟下,有我最爱的娘亲,有我最温暖的家。再回首,那些炊烟弥漫的日子,虽简单,却幸福。

哦,家乡龙门的那缕缕炊烟,是我理不清的乡恋,剪不断的乡愁。

(詹兴渊 作者单位:长汀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