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2020年第60号:12月28日福建省举行“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平专场)

2020-12-28 17:32:00 来源:福建法治报


主持人

叶雄彪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发言人)

发布人

袁 毅  中共南平市委书记

邱建彬  中共顺昌县委书记

白子平  光泽县鸾凤乡党委书记

徐芳忠  浦城县莲塘镇山桥村党总支书记

叶雄彪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福建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九场,也是南平市的发布推介专场。此前我们已经组织开展了5场重点扶贫县的专场发布推介会,接下来,我们将邀请漳州、三明、南平、龙岩、宁德5个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设区市举行专场发布推介会,由相关设区市、县、乡镇、村四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同志组合发布推介,通过这一系列的发布推介,充分彰显制度优势,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的福建实践、福建经验。

本场新闻发布推介会,我们邀请到中共南平市委书记袁毅先生做主发布。同时,中共顺昌县委书记邱建彬,光泽县鸾凤乡党委书记白子平,浦城县莲塘镇山桥村党总支部书记徐芳忠3位来自基层一线的同志也来到发布会现场,等下,他们也将各自讲述领导和推进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故事。首先,有请袁毅书记做发布。

袁毅

很高兴与各位媒体界的新老朋友见面,向大家介绍南平脱贫攻坚的有关情况,十分感谢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给南平提供这个难得的机会。同时也向大家长期来对南平工作的关心、支持、帮助表示衷心地感谢!

南平是福建的山区、苏区、老区,福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南平就占了5个,是脱贫攻坚任务比较重的地区。二十多年来,南平的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举全市之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特别是立足南平丰富的生态资源,发挥“绿”的优势,做出“创”的特色,下“绣花功”,施“精准策”,用“创新”擦亮脱贫攻坚底色、提高全面小康成色,走出一条具有南平特色的高质量精准脱贫之路。目前,全市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34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60158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顺利完成了全面脱贫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这里我用四个小故事和大家分享南平创新推进脱贫攻坚的历程。第一个是品牌赋能促脱贫的故事。去过南平的朋友都知道,南平是好山、好水、好生态,生产的农副产品都是绿色的、有机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品质农副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家要吃得安全、健康,所以南平好山、好水生产的好产品,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我们要打响“武夷山水”品牌,通过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验检测、统一公用品牌、统一宣传营销,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我们探索推广了“品牌(公司)+集体+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在“武夷山水”入围企业与贫困村(户)之间建立溢价增值分享机制,将顺昌神农菇业、浦城旭禾米业等34家具有带动贫困户增收能力的企业纳入消费扶贫目录,推动带贫企业和贫困户农特产品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促进贫困群众产品变商品、增产变增收。在“武夷山水”品牌带动下,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闽北货”成了供不应求的“抢手货”。比如,政和白茶春茶和夏茶茶青价格分别增长了85%和50%,直接受益的农户28万户,其中贫困户1.05万户,户均增收1.35万元、同比增长50%。还有,浦城大米、建阳桔柚、顺昌芦柑、建瓯竹笋等农特产品价格分别增长了150%、80%、66%和36%,建瓯市房道镇西际村的贫困户竹农说“打品牌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家乡的竹山真的变成金山了”。

同时推动“武夷山水”品牌向工业、城市等领域拓展,更好推动脱贫攻坚。比如,南平市是“中国竹乡”,我们结合“武夷山水”品牌建设,推动竹制品产品提质增效。

第二个是民企带村促脱贫的故事。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践行“扶贫攻坚和实现小康必须因地制宜选准发展路子”,这些年,我们把着力点放在选准做优与绿水青山相得益彰的绿色产业上,引导乡村发展与自身资源禀赋相得益彰的特色产业。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贫困村发展产业最缺的是龙头的引领。因此,我们探索开展“民企带村“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优势,将产业有机嵌入乡村,以工业反哺农业,带动村集体增财、村民增收,形成了“公司+村办企业”民企带村“1+1”模式,有力助推富民强村和乡村振兴。像光泽的圣农集团因地制宜为中坊村、十里铺村、上屯村分别量身定制1个以上产业帮扶项目,3个村在带动帮扶下均实现村集体自有收入突破100万元,其中省级贫困村中坊村的鸡肠子加工项目带动村民就业90人、人均增收近5万元,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第三个是科技助力促脱贫的故事。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福建、发源于南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亲切关心指导、总结提升的工作机制创新。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我们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技扶贫“主力军”作用,整合省、市、县三级农技、畜牧、林业等科技特派员队伍,实现346个贫困村派驻全覆盖,90%以上的村设立了科特派服务点,并大力推行“四个一”工作机制(找好一条路子、抓好一个班子、建好一个机制、打好一个基础),着力加强科技特派员与下派村书记、挂钩扶贫单位和结对帮扶干部的有效衔接联动,为贫困户提供点对点的精准科技服务。比如,顺昌县大历镇三农服务中心科技特派员高允旺,自主研发了利用竹制品下脚料栽培竹荪的“三增加、建堆发酵”技术,在进村推广、帮扶的512天内,带动贫困农民103户368人稳定脱贫,人均增收1300元,有力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造血”能力。

第四个是党建引领促脱贫的故事。加快发展、脱贫攻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人”这一核心要素,突出党建引领、机制推动,创新推行“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机制,在全市筛选1695个有较强战斗力、执行力的机关党组织,与1635个村党支部“一对一”结对共建,通过联谋绿色发展、联抓环境整治、联创活力支部,以高位嫁接的理念压实扶贫责任、落实精准脱贫。比如,政和的东山村,是一个人口不足1000人的村子,2018年以前人口外流严重、产业基础薄弱,面临空心化的发展困境。通过南平市委办公室第四党支部结对共建,常态长效进村入户抓帮扶,帮助理思路、优环境、抓项目,通过高标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引入龙头企业,串联起多个景区,带动高端民宿、特色农家乐、婚纱摄影等产业发展,去年共吸引游客41万人次,实现村集体收入18万元,较上年翻番,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1%以上,带动15户贫困户就业年均增收1万元,实现了“东山之变”。

我用这么四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这几年脱贫的工作,我先分享到这儿,下面的时间交给其他同志,他们还有更精彩的内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