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门里门外的光影

2021-02-04 12:43:32 来源:福建法治报

最近,天气有些转冷,还住在乡下的二姐来电话说,小孙子一周岁生日,让我这个舅公去坐坐。

挑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开车回到老家夏茂。姐姐煮了一桌的菜,招呼我一家落座。小孙子还抱在外甥媳妇怀里,脸上的笑容那么甜。吃过晚饭,看看时间还不太晚,我从姐姐家信步走到大街上。街上有些冷清,如今镇上的人陆续到县城买房,街上看不到三五个人一起走的人群。

人们说脚是有记忆的,也许说得对,我不知不觉又走到小时候生活过的那条小巷子口。这条小巷呈南北向,约一百多米,巷子里的石板路宽约两米。巷子的右边共有六栋长条型的老式大房子,以平行状南北向呈列,朝巷子一面均是高高的防火墙,防火墙将六栋大房子连成一体,每栋房子朝巷子一面都开有大小造型不一的门;巷子的左边,隔着一条小水渠,是四块近四十亩的大水田。巷子里没有路灯,以前的老街坊也大多搬到县城,显得有些静寂。

走进巷子,从两三家门缝里射出的光影照在石板路上,童年时光仿佛又浮现在眼前。夏天的傍晚,各家的饭菜香味就会在巷子里飘来飘去,炒菜时发出的“滋啦”声、母亲呼唤孩子吃饭的声音,孩子们大呼小叫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孩子们端着饭碗,站在大门口边聊天边用筷子往嘴里扒着饭。饭后,他们在这里玩老鹰抓小鸡游戏。孩子们的队伍在“鸡妈妈”的护佑下忽左忽右的快速移动,仿佛是一只风筝随风飘动,伴随每一次队伍的闪动,孩子们发出一阵阵惊叫声和欢笑声,这些笑声回旋在小巷的上空,成了一条欢乐之河。“老鹰”累了,“鸡妈妈”也累了,满头大汗的孩子们则在母亲“又弄出一身汗”的呵斥声中依依不舍地回家。小巷安静下来,月亮高挂在天空,洒下清辉,四块大水田此刻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反射着月的清光。孩子们回到家,灯光从木门缝中射到小巷的石板路上,隐约从木门缝里传出母亲的责怪声,孩子们兴奋地述说声,和爸爸不时叨上几句的声音。

巷子里,从关不紧的木门缝隙里漏出来的光透着温暖。那是白炽灯发出的光,带些黄色,也带些温度,这光似乎把家里的那些亲情的温暖传递出来,这光仿佛是一个家漏出来的爱意。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这光是那么的温馨,那么富足,那么纯粹。当你从他们家的木门前走过,门内一家人浓浓的亲情一定会包围着你,让你心头一热,一股暖流迅即通达四肢,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

如果是冬天,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寒风直刮时,每家每户早早关上门窗。灯下,一家人在厨房里紧靠着灶台取暖。父亲不时将火钳伸进炉灶,添上一两根柴火,用吹火筒往灶里“呼!呼!”地吹上几口气,灶里的火立刻又亮了起来。母亲围着围裙忙着炒菜,孩子们则围在灶台前巴望着饭菜早点端上桌。不一会儿,碗筷摆上桌,母亲也把一碗碗菜端了上来。孩子们早已坐上桌,装好饭大口地吃了起来。桌子的饭菜冒着热腾腾的雾气,孩子争抢桌上仅有的几块肉,母亲一边给父亲夹菜一边大声地训斥那些把菜都扒拉进碗里的孩子。这些人间烟火的声音混合在一起,从关不紧的木门缝隙中传出来,连同那些黄色的灯光流出来,真是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啊。

巷子口原先有一生产队。生产队就一间房间,房间靠里墙摆一张桌子,房间四周摆很多凳子,墙上贴满了旧的《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等。每天晚饭后,社员们都会自发来到这里。生产队长安排次日的劳动任务,讨论第二天在哪劳动?工分多少?几个人一起做?每天晚上生产队显得异常热闹。如果是冬天的晚上,在房间的那盏白炽灯下,三十几号社员集中在这里,他们有的抽着有土纸卷的喇叭烟,有的抽水烟筒,有抽烟斗,年轻的则抽香烟,整个房间一时烟雾缭绕。讨论工分的声音,商量和谁一起做工的声音,队长高八度的声音,以及小孩子在房间内相互追逐的声音杂揉在一起,房间如同一锅沸腾的水,热气腾腾。那声音和着黄色的光从生产队的门内射出来,照在小巷石板路上,整条巷子一时变得温热起来。有时,我看电影回来,小巷没有灯光,但从生产队门内射出的光,还有那嘈杂的声音让童年的我内心踏实起来,一股暖意也涌上心头,大着胆子走进巷子。

其实每个门内的家都是温暖的,里面演绎着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柴米油盐,人生百味。当每个家庭把门关起来后,就成了一个封闭的世界,这扇门如同一堵墙把风风雨雨挡在外面,为自己家人营造出一个安定和谐的世外桃源,门内门外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但那些从门缝里漏出的光影却让感受到平头百姓充满烟火气的亲情在流淌,当你从巷子口往里走时,那些从门缝里漏出的光会让你忍不住放慢脚步,生怕惊动了他们。

现在,大家都住在钢筋水泥的小区,严丝合缝的门不会漏出一丝的光来,那些童年小巷里的带着微黄,带着热量、温度和亲情的光影已没了踪影。

(洪华高 作者单位:沙县人民检察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