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厦门法律服务地图升级启用 让法律服务变得“触手可及”

2021-05-21 16:13:46 来源:福建法治报

法律服务“按图索骥”  精准查找“一图搞定”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21日讯 “5,4,3,2,1,启动!”5月20日上午,厦门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丁贤志,以及6个区司法局局长一同推开推杆,共同开启了厦门法律服务地图2.0版本。

升级后的厦门法律服务地图,实现一键搜索全市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公证机构等,并分别获得站点名称、工作地址、联系方式、预约服务及出行方式等内容,真正实现法律服务“按图索骥”。


 

“我为群众办实事、法律地图帮你忙”。作为厦门市司法行政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之一的厦门法律服务地图2.0版本,覆盖的服务机构更全面、涵盖的机构信息更新更及时,服务功能更广泛,服务方式更精准高效,将成为市民群众口袋里的法律“好帮手”,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2617个法律服务点“一图搞定”

记者登录12348厦门法网,点击最上方的“法律服务地图”栏目,或打开微信小程序搜索厦门法律服务地图,屏幕上立即出现记者所在区域周边的公共法律服务机构。记者点击其中一家“福建海洋与渔业司法鉴定中心”,屏幕上立即出现了该机构的地址、联系电话,再次点击即可获取机构的基本信息、基本人员、预警信息等信息,具体服务事项、预约服务、网上咨询等也只需轻轻一点便一目了然。此外,记者注意到该地图贴心地嵌入出行路线服务,只需要输入出发地或者目的地,就可以实现精准导航。遇到不满意时,还可以查找投诉电话,提出意见建议。

市民通过升级后的厦门法律服务地图还可以搜索到哪些法律服务机构?

厦门市司法局副局长贺菊英介绍,2.0版本的厦门法律服务地图覆盖的机构更全面,汇集了厦门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证处、基层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所、法律援助中心、仲裁机构在内的厦门市公共法律服务点2617家,涵盖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调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村居法律顾问等。其中公共法律服务中心7个,公共法律服务站38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521个,普法宣传点7个,律师事务所268个,公证机构(含服务点)24个,司法鉴定机构17个,仲裁机构1个,司法所38个,法律服务所9个,法律援助中心、站45个,人民调解委员会1118个,村居法律顾问524个。

和以往相比,2.0版本地图对全市法律服务机构的地址、电话、服务时间等基础信息和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更新、增补。值得一提的是,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把公益服务和有偿服务进行区分,并附上负责人姓名、手机号码,方便即时服务和及时接收短信提醒。

13类服务类型更加便民

作为法律服务工作网络的线上服务入口、线上线下连接点和线下服务助推器,厦门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赖敬佩说,此次升级后的“厦门法律服务地图”将公共法律服务类型由原先的8类增加至13类,同时进一步优化了地图的展示布局,实现全市2617个法律服务点一览无余、一目了然。

此外,此次升级还新增网上咨询、在线预约、智能提醒、行程导航等全新服务功能,实现服务方式更加多样、操作过程更加便捷、查询结果更加精准、服务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可为市民群众找律师、办公证、求法援、寻调解、做鉴定等提供服务信息查询服务,还可通过“线上”地图的指引,把市民群众精准“导航”到法律服务机构办理点,“线下”提供精准服务,点对点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公众多元化的法律服务需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通过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便民化,打通法律服务市民“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哪里有需求,公共法律服务就精准跟进到哪里。

此外,厦门市司法行政系统还将在监督机制上做文章,确保把法律服务做实做细做优,促进司法行政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提档升级。

“法律服务做得好不好,要让老百姓来评价”,厦门市司法局局长丁贤志说,通过法律地图升级,让老百姓在线上就能获得法律服务,并对法律服务作出评价、建议、监督,不仅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水平,更增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

截至目前,厦门的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已全面建成;“12348”热线平台实现“百姓有所呼,热线有所应”;“12348厦门法网”“厦门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等网络平台的相继推出,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现实。

各区司法局亮点

思明区:

守正创新 打造智慧司法

思明区司法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着力司法为民,优化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提升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室;坚持争先进位,着力创新创造,整合资源,打造法律服务先锋号、专业性调委会等法律服务品牌;创新治理体系,提高社会矛盾风险的智能化预警,统筹平台建设,打破大数据壁垒,创制思明“法治云”。

湖里区:

法律服务护航 旧村改造“加速度”

2018年夏初,湖里区东部的7个旧村整村改造指挥部陆续成立了法律服务工作站,积极回应征迁群众的法律需求。如今,这7个法律服务工作站正延续着护航湖里东部旧村改造的使命,真正成为征迁群众的“贴心人”、矛盾纠纷的“解压阀”、旧村改造的“助推器”。

集美区:

成立涉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

为进一步维护台胞台企权益,扶持台胞创业就业,集美区司法局全力打造涉台法律服务的试验窗口,形成集美区涉台法律服务工作品牌,结合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台胞驿站设立集美区涉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台胞提供法律咨询、化解涉台矛盾纠纷、密切联系台企,为台企提供法律服务。

海沧区:

提供“指尖上”的法律服务

为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共享,着眼薄弱环节和重点群体,海沧区司法局大胆探索创新,开发“AI+家庭律师”和海沧e调解小程序,以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智能化为目标导向,改革创新法律服务供给机制,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多元化,提供普惠式、公益性、可选择的公共法律服务,打造法治化社会治理体系。

翔安区:

巧搭线上线下平台 推动多方参与

自主研发翔安区“随E行”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发挥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的作用,整合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业务职能,翔安区“搭建平台、多方参与”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初步成型。

此外,翔安区司法局还组建全市首个“普法小不点”少儿普法队伍,用童真童趣的演绎普及法律常识,成为普法活动中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同安区:

发扬“枫桥经验” 推动乡村善治

为推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体系,同安司法局加强诉源治理,联合设立了集纠纷化解、普法宣传、道德评议为一体的基层矛盾调处中心“高山议理堂”;开设“法治巡回讲堂”,定期发布涉农典型案例,制作趣味性普法宣传手册,线上线下向农村地区推送法治课程;拓展功能内涵,开展“议理堂+公证调解”工作试点、全区推广建立“议理堂”驻公安派出所公证调解室,切实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源头化解、依法化解,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当地。

(本报记者 王淯滢 余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