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为了信仰的奔赴

2021-12-30 13:10:23 来源:福建法治报

“天塌下来也不用怕,我比你高,我给你挡着!”潘东升以前最常说的话,此刻又借着福州的风,在妻子袁秋榕耳边响起。

天色渐暗,袁秋榕习惯性起身走到阳台,俯身向楼下的小道望去。

12月初的福州,桂花仍在盛放。袁秋榕被这熟悉的香味勾起了回忆,仿佛他还踏着这花香回来,在楼下对着自己招手。

成年人对悲伤的克制,抵不住回忆汹涌。日头西下,泪水又打湿了衣襟,她呆坐在阳台,不愿回屋。

老潘啊!上班的时候,你忙,我在家等你回来。你说退休了,我们也像别人一样,节假日去旅游。我还在等你实现诺言。

现在,我哪儿也不想去,只想把你等回来。

袁秋榕摩挲着老相片,相片里的潘东升,穿着棕色皮衣,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自己抱着年幼的孩子,那时阳光和煦,岁月静好。

不久前,在中宣部追授潘东升“时代楷模”称号发布仪式上,袁秋榕曾哽咽地说会照顾好自己。此刻,她的脆弱与思念却再次止不住地翻涌而出,记忆的闸门再次打开……

茶几上还摆着一块礼饼,那是中秋节时袁秋榕特意买的。潘东升爱吃平潭的礼饼,那是他儿时记忆里最奢侈的美食。

1964年,潘东升出生在福建平潭的渔村,家里4个孩子,他排行老二。6岁那年,父母去顺昌工作,甚少回家。从此,潘东升跟着爷爷一起生活。

这是一个偏僻的渔村,家里偶尔改善伙食,就让潘东升到往返需要3个多小时的市集买豆腐。贫困的家中甚至没有时钟,每天,爷爷看着日头判断时间,叫潘东升起床、烧饭、上学。

儿时的日子虽然清贫,但潘东升的精神世界却很富足。在安静的渔村里,朝夕陪伴他的,除了海浪,还有一本本书籍。有时爷爷判断错了时间,会早一个钟头叫他起床,他就抱着一本书,一边烧火做饭,一边反复诵读。

眼前的礼饼,没有动过,将袁秋榕的思绪拉回当下。

他还是保持着小时候的习惯,说好东西要一家人一起吃。袁秋榕记得,礼饼买回来时,老潘拦着她,不让她切开,说吃不完浪费。他笑眯眯地哄着袁秋榕“等儿子回来再一起吃”。

当年,袁秋榕也是被他憨笑的模样吸引。

1991年,她决定嫁给这个笑起来眼里有光的小伙子,哪怕他一无所有。婚房就在单位宿舍,里头一件家具也没有,卫生间还是砖头砌的。结婚那天,潘东升笑嘻嘻地告诉她:“我们好好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抽泣声再次打破房间的寂静。照片里,年轻帅气的潘东升眉目舒展,笑容灿烂。袁秋榕轻轻叹了口气,37年的公安生涯,让老潘两鬓斑白,额上添了几道皱纹,眉头也时常紧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值国家信息化产业起步腾飞。在大家看来,信息技术领域的人才下海经商或出国深造,是最好的选择。

潘东升的专业成绩全班第一,当时省政府、公安厅、出国深造3个选择摆在他面前。老师同学纷纷建议他经商或出国,更有“钱途”。他的“硬脾气”却上来了,愣是没听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公安厅。

“当警察是很光荣的,可以保护很多人。”潘东升的话萦绕在袁秋榕耳际。1984年,潘东升第一次穿上警服。站在新警培训场上,教官对他说:“加入公安队伍,就要准备好站着进来,躺着出去!什么是躺着出去?就是时刻准备着,为党为人民牺牲一切。”

潘东升随身携带的使用了30多年的钱包,里面珍藏着多年前拍摄的全家福

这段话,让新警潘东升备受震撼。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他悄悄握紧拳头,信念更加坚定,既然选择了公安队伍,牺牲有什么可怕!

时间缓缓流淌过这身日夜相伴的警服,潘东升褪去书卷气,从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软件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成长为雷厉风行的公安局长。

如今,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除了他坚毅果敢的魄力,还有他突破性的思维。

福州的交通,曾经是市民出行的“心头痛”,早晚高峰时段,堵得心烦,市民怨声载道。路口一旦发生拥堵,交警赶到现场最快也要5分钟。等急了,大家都想,要是眼前这交通信号灯能分担交警的角色,即时指挥道路交通,该多好呀!

2016年,潘东升让幻想变成了现实。他提出,交通信号灯必须百分之百联网!让信号灯系统能够根据不同时段、不同流量,自动分配绿灯时间。

大数据配时,这个理念太新颖了。参与这项工作的民警们在心里打鼓,曾听说过,但没实践过,这能行吗?

潘东升有信心。早在2010年,他在担任省公安厅科技通信处处长期间,就曾主持省公安厅交互支撑平台建设,打通了互联网和公安网的网络通道。

这一次,潘东升再次带领团队,开启了“智慧交管平台”的系统建设。一年过后,5000多个微波、全球眼和城市卡口, 583个联网联控的信号灯路口,在福州交警指挥中心的窗口上闪烁。

“智慧交管平台”上线后,福州市80%以上的路口实现了绿波通行,并且可以在不同时段、不同流量的情况下,配套不同的信号灯配时方案。现在,只需要几秒钟, 民警就能在中心控制路口信号灯,实施远程排堵。

双腿迈入从警路,心中不忘老本行。潘东升琢磨着,信息技术要最大化地用在为百姓排忧解难上。

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总会牵扯到公安业务的办理。其中,办证难的问题,也成了百姓最渴望解决的“烦心事”之一。

百姓需要一个串联所有民生数据的平台。经过潘东升的深思熟虑,“省市一体化云平台”的理念诞生了。

过去,不同警种间的数据是“各自为营”;如今,潘东升要破局,他说:“做大数据平台,就是要把所有的信息和数据汇聚在一起。”

陈能文是福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通信处处长,他听到这个想法,心里一咯噔:各个单位能放心地将数据汇聚在一起吗?

果然,不少职能单位都对数据共享的安全性持保留意见,不愿合作。

吃了个闭门羹,似乎在潘东升的预料之中。一有空,他就拎着公文包,带上相关材料,向合作单位一家家解释。从重要性到安全性再到技术的成熟度,他发动全身上下的“演说家”细胞,成功说服福州市多个单位,为云平台项目提供了关键数据。

终于,2021年,“省市一体化云平台”从概念落地为现实,走进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群众对这事的评价简短却实在:“以前开无犯罪记录证明,最起码要跑四五趟,现在手机一点,跑一趟就好了。”

潘东升如骑士一般,挥舞着信息技术这把“利刃”,不断破冰。福州公安科技信息化进程逐渐提速,从无到有、从落后水平跨入全国领先行列。

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对共产党的干部来说,为人民服务,就是在心里时刻装着人民,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为人民解决问题!

夜风微凉,吹皱回忆的阵阵涟漪。袁秋榕想起,这些年来,她与潘东升分隔最长的时候,应该是他在三明的那几年。往日,作为丈夫,潘东升在家里怕她操劳,总爱抢活干,一个大老爷们,总喜欢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可自从去了三明,潘东升的暖意分散到了警队每个角落,对丈夫的牵挂,也成了她的日常。

三元区岩前派出所是三明市区最偏远的派出所之一,从市区出发,还有45分钟的车程。2014年4月,潘东升履新三明市公安局局长,调研第一站,就来到这里。

从一下车,他的眉头就没松过:民警的宿舍,是年代久远的破旧平房,昏暗的灯光照着因潮湿而发霉的墙面,上面还布着凌乱的电线。

他脸上没有了笑容,缓缓坐在一张木床边沿,破旧的木床发出了“嘎—吱”的响声。潘东升将手探进被褥里摸了摸,潮湿黏腻的触感令他的眉头拧得更紧了。

偏远的山沟沟,恶劣的生活环境,这样的条件,如何留得住优秀的民警?

民警上班辛苦,下班后也不能好好休息,还怎么保证一支警队的干劲?

潘东升缓缓抬起头说:“我这个局长,在这里向大家郑重承诺,一定要给大家一个温暖的家。”

他的承诺很快化为行动,一座粉刷白净的小楼建起来了。小楼不大,却“五脏俱全”,包含了食堂、洗衣房、文化室、健身房。雪白的墙面,整洁的衣柜,热水器、空调等必备电器一一“入驻”新的民警宿舍。

岩前派出所的民警成为“暖警工程”的第一批受益者。时任所长的陈东兴感慨万千,民警们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地留下来工作了。

暖心局长,也有铁面的时刻。

刚到三明,潘东升就在工作中明确提出,对违法民爆物品企业必须“顶格处罚”,要达到“管理硬到不敢为”的效果。

2015年4月,三明一家大型企业就被“顶格”处罚,罚款50万元。几天后,时任三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郭志铭的电话几乎被打爆,全是各方求情人。

办案阻力和人情压力,一时间向郭志铭呼啸而来。

压力太大了,扛不住了,他一脸愁容地走进局长办公室,忍不住吐起了苦水。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我的平潭老乡,刚才已经被我狠狠教训了一顿。关系到老百姓安全的案件,谁说情也没用。你放手去做,有事找我潘东升!”潘东升的每个字,都掷地有声地打在了郭志铭心上,让他底气十足。

袁秋榕知道潘东升的脾气,关系到老百姓的事,他有坚定的原则,一步也不会退让。就像他看电视剧《大决战》时的感慨:做人要有信仰,中国共产党能够一步一步走向胜利,就是靠信仰。

他也有着同样的信仰,对党忠诚的信仰,成了他的铠甲。他身披铠甲,在从警路上披荆斩棘,无畏无惧。

2016年,潘东升调任福州市公安局局长。

很快,大家发现这位新局长很不一样。他糊弄不得,一张专业的系统结构框架图、网络拓扑图他随手就能画出,报告文件出现的数据错误他一眼就能看出。

他较真得很。2018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办。安保工作准备中,他意识到太阳光线直射将导致安检设备的图像曝光度过高,影响人脸识别自动安检系统的通过率。于是,他顶着阳光,一遍又一遍在安检口来回试验,最终确认,太阳光线直射下,人脸识别通过率为6秒/人,比正常时段的2秒/人慢了不少,容易出现安检处人员滞留的情况。他马上调整方案,开设传统快速通道,确保当天所有人员顺利进入会场。

他处事利落,又硬又刚。

“思路要更开拓一些,大胆使用干部。”潘东升经常对福州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人事训练处处长王育说。

“有些退休的老领导,请吃顿饭,说个情,你们就顺着他的意思乱办案。我潘东升保证,退休以后绝不请大家吃饭,绝不干扰影响大家办案办事!”在福州全市公安工作会议上,讲到基层违法违规办案时,他这样说。

“这是一个硬骨头,但也是个必须啃的骨头。为了福州百姓的清朗天空,为了我们的使命,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有压力我来扛,你们只管放手干!”在侦办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一起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中,他这样为民警打气。潘东升的话,让侦办小组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在他的组织推动下,这起震惊榕城的涉黑案件成功侦破,百姓无不拍手称快。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还推举此案为全省“教科书式案例”,为全省的涉黑案件侦办提供了示范性参考。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潘东升是硬汉不假,但他也有柔情一面,他的爱不仅给了家人,还给了整支警察队伍。

他创新性地推出“积分制”解决了公安民警夫妻两地分居工作的问题,让两地分居的民警家庭得以团圆,享受亲情的温暖。

他能轻易地叫出哪怕只接触过一次的民警名字;他叮嘱警队的年轻人不要经常吃外卖,影响身体健康;新警的授衔仪式上,他亲手为178名新警学员颁发结业证并授予警衔……

2017年到2019年,连续3年的除夕夜,在福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都能见到潘局长的身影。他与大家一起吃年夜饭,他走遍每个大队、每间科室,把祝福送给每一位值班民警……

在袁秋榕的记忆里,自从潘东升当局长后,只在家吃过一次年夜饭,还只是匆匆扒了两口,就出去慰问了。

“我们很多民警都是外地的,我要去陪他们吃年夜饭。”去年大年三十,他看出了袁秋榕的失落,出门前,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夜深了,窗外只有路灯还亮着,墙上的挂钟嘀嗒嘀嗒,袁秋榕却没有睡意。

潘东升十几年没有休过假,就连儿子结婚那天下午,他还要开会。知道他心里牵挂工作,袁秋榕虽然心疼他的操劳,却也默默支持着他。

2018年,在医生的强烈建议下,潘东升接受了肺部手术。切除的肺,有半个成人拳头那么大。手术结束才7天,他又从病房赶到福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分析研判全市警情。会议开到后面,他气都有点喘不上来。

肺部手术以后,潘东升的身体大不如前,有一次在家,因为胸口闷痛,汗珠从脸上一粒粒滚落。见潘东升病痛的模样,袁秋榕气他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三天两头加班,忍不住嘟囔了几句,潘东升理直气壮地回道:“人家民警都在加班加点,我怎么可以休息!”

今年正月初一,潘东升突然晕倒。才住院两天,他又从医院“溜回”工作岗位。

如果当初自己多闹几场脾气,他是不是就会停下脚步,歇一歇呢?袁秋榕心中泛起悔意。

9月18日是潘东升的生日,那天他在指挥核查一起涉疫警情。袁秋榕记得,直到次日凌晨2点,门外才响起他回家的脚步声。

随后几天,潘东升的工作行程更是排得满满当当。

部署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安全整治、中秋节安保,奔赴基层一线慰问节日坚守岗位的民警,前往核酸检测点看望医护人员,数次到海峡会展中心指导检查安保事项……潘东升像个飞速运转的陀螺,旋转在繁忙的工作事务中。

7天后,潘东升如大山轰然塌下。这一次,他真的告别了,这迈向生命尽头的最后一步,仍在不遗余力地向信仰奔赴。

大海之子潘东升,这一生以信仰为帆,乘风破浪。他的离去,如海浪翻腾,水花淋洒,让人们在信仰中被感染,被浸润。

夜静如深潭,凉风吹过树叶,发出簌簌声。

斯人已逝,挚爱永存。袁秋榕起身准备关窗。白日的车水马龙此刻消失在暖黄的路灯中,潘东升为福州城市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所留下的浓墨重彩,将镌刻进福州城的记忆中,永远不会被抹去。

(周 敏 林珊 叶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