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千年福州与千年文脉——读陈元邦《致敬这座城——福州走笔》

2022-01-13 00:33:46 来源:福建法治报

《致敬这座城——福州走笔》,我读到这个篇名,眼睛为之一亮。这是陈元邦先生的著述,他写了很多富有福建地方色彩的作品,作品延续他一贯的人文情怀和落笔行文的现实主义。

福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一向被视为有福之州、幸福之城。这里四季如春,参天榕树随处可见,各种植物葳蕤繁盛。这里有温泉、茉莉花茶,上下杭、烟台山,有三坊七巷的连绵黑瓦与弧形的马鞍墙,当然还有很多诗人。宋代诗人龙昌期诗道:“等闲田地多栽菊,是处人家爱读书。饮宴直尝千户酒,盘餐唯候两潮鱼。”再往下说,那就是浩浩荡荡的闽都文化,源远流长。

所以,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尺度上,福州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福州的历史十分厚重,已经折叠成了一个文化符号。它涉及到很多信息,其中的细节就像沙子一样,必须用认知的筛子,才能滤出珍贵的金子来。陈元邦先生“大约用一年光景,穿越时光隧道、用游记将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串联下来;用眼所见去勾引被岁月遮掩的历史,以游记散文的方式将它们放在一个平面上”。《致敬这座城——福州走笔》体现了一种如实再现社会生活的慧眼、知难而上的气度、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胆识。

天空赐予我美,我要报之以歌。任何文明的复兴一定会有一个前兆,就是这个地方会出现一些对世界极其好奇的人。他们对生为福建人,有着异乎寻常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他们带领我们打开心胸,重新发现这片土地。

(一)

今天的一切,不过是历史的折叠。而所有的折叠,都将被解码。作者首先使用的是历史坐标,回到时光深处,找到历史的韵脚。

我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具有明显的中轴线。中轴线布局最初是人类基于自然环境的集体理性智慧的一种选择,是这种对称、和谐、有较强秩序感美的表达方式。福州中轴线体现了福州“负山带海、天人合一”的城市意象,是福州自然山水关系和独特地势的合理表达。

作者敏锐地觉察到福州中轴线在观察这座城市中的重要作用。“这条中轴线,不仅有空间的线索,还有时间的线索,似乎可以触摸到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感受到2000多年的脉动。”他一路向南追寻,沿着“鼓屏路——八一七路——闽江”这条福州城市最重要的传统轴线,带领我们走过南后街,走过长乐琴江村、永泰庄寨,对福州地域文化进行冷静审视和全面思考。

福州号称闽都,历史上自汉代以后多次改建、扩建。经过不断发展,福州中轴线串连了屏山、乌山、于山、烟台山,乌塔、白塔及闽江,形成了福州古城“三山两塔一条街”的独特布局。“这条中轴线,还是福州的一条开放线。”改革开放以后,这条传统中轴线越闽江、跨乌龙江、面江向海、东拓南进、波澜壮阔。本书从马尾、马尾闽安镇,琅岐岛、长乐琴江等闽江口明珠的风光与历史故事展示了福州城市中轴线不断沿江向海拓展的过程。

城市中轴线既有交通中轴线,又有文化中轴线功能。从屏山始,可以造访冶城遗址,可以领略福州鼓楼,可以徜徉三坊七巷,可以登临乌山、于山,可以穿过南门兜,走过中亭街,可以感受“上下杭”。在这条中轴线上,既有以三坊七巷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又有以上下杭为代表的商贾文化。

其次,本书所采用的第二个视角:未来坐标,找到那些坚定地推动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作者提出,“福州中轴线的飘移速度在加快,因改革开放而提速。从闽江时代到乌龙江时代。你可以想见,这是一幅何等辽阔的江天啊!”你看它们在那里,其实他们释放的不仅是能量,而是时间。上千年的时间一口气释放出来,那个力量真是惊天动地。作者在马尾大桥看江,“我眼前的这条江,既是海的组成部分,又属于江的组成部分,现拥有了海之利,拥有了海湾、海澳所具有的优势,又兼具了江之利,江则向内陆纵深拓展,犹如叶脉,连接着内陆广阔区域。”我读到这里,仿佛有触电之感,这真是醍醐灌顶之言。

孔子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就是说,贪图安逸,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敢出门闯荡的人不配叫士人。细品福州文化,福州人绝不是喜欢接受外来事物,而是天生具有一种热爱探索冒险的基因,拥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山海经·海内南经》称“闽在海中,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郭璞注:“闽在歧海中。”福州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福州人对大海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一直有向海拓展的欲望。福州从台江沿闽江,有马尾区,这里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培养了无数福州籍海军将领。离马尾区不远的地方,有琅岐岛。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就是在琅岐港等地伺风开洋。此外,我们考古学家发现了昙石山文化遗址,遗址集中分布于闽江下游流域,延及东部沿海地区,并连接海峡两岸,是福建古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摇篮,是先秦时期闽台两岸海洋文化的源头。福州文明史也由原来的2000多年向远古大大推进了一步。

(二)

只要心存柔软,就能细嗅蔷薇。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能看到的风景、能听到的故事还有太多。正如地理学家葛德石所说:中国景观上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土壤、植物或气候,而是人民。800多万福州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开枝散叶,不断融合,才有了今天的榕城。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福州山海相拥,人杰地灵,两千多年浓厚的文化传统,千年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海洋文化气息,共同孕育出无数英雄豪杰、文人墨客,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科学家和民族英雄、爱国先驱、革命将士、时代楷模。尤其在近现代,这种文化积淀集中爆发,“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从三坊七巷走出的中国历史名人就有400多人。

“最忆市桥灯光静,巷南巷北读书声”,遥想三坊七巷“学堂林立”,民间“比屋弦诵”。这里不仅有朗朗的读书声,还是文人雅聚的地方。

苏东坡诗云: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王城堪隐,万人如海。在这个城市里,不管它如何繁华富丽,路有多宽,楼有多高,地铁有多快,交通有多堵,这些都只是城市的一部分,还有一个更深广的、沉默的运行的一部分,那才是这个城市的基座。所以作者强调,选择用“致敬这座城”作为书名,是因为这座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座城市的人、事、物,都有无数让人致敬的理由。这种致敬如军人般庄重而神圣,是由内而外的真情流露。

作者致敬那些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力量。

他致敬希望。他写镇海楼的故事,福州镇海楼有600多年历史,在明代享有“十万人家第一楼”之称。“六百余载几毁建,此山是楼知兴废。”经过13次毁坏13次重建,终于再次焕发光芒;他还写了“甘薯之父”陈振龙的故事。在16世纪七八十年代陈振龙从南洋冒着极大风险,将薯藤绞入吸水绳中,渡海带回福州并试种成功,帮助饥民渡过饥荒。

他致敬忠贞爱国。他歌颂长乐琴江兵营的水师,他们以江以海为疆场,驰骋于水上,努力备战,维护一方安宁。他致敬先贤们,他们是福州建设之光。他赞叹乌山的摩崖石刻。唐朝李阳冰、宋朝曾巩、赵汝愚、朱熹、元朝萨都刺及明朝叶向高等都留下字迹。他重现了戚继光在嘉靖三十七年平定倭患,全城老百姓夹道欢迎的场景。他还为我们品读《三坊七巷志》中的诗词,让我们走进那些年代的坊巷,见到了如今不曾见到的让竹亭、钟丘园,听到光禄吟台的吟诵声以及元宵灯节的熙攘声,瞥到了林则徐、严复、林纾等先贤们的身影。那些琅琅书声是这片土地上最动听的天籁。

他致敬勤劳。生活像一匹布,每个人都是一个梭子。你织了什么,布面上就显示什么。作者介绍了福州的漆艺。漆艺创作十分烦琐复杂,一般都有七八道工序,创作一幅画,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一载。正是福州人民的吃苦耐劳、甘于寂寞,才使福州漆艺得以发扬光大。

他致敬福州女性。福州女子多才。冰心、林徽因、庐隐等在中国文坛上都是世人瞩目的明星。“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的妻子沈鹊应、林觉民妻子陈意映,是福州女子外在美和内在美和谐统一的代表。她们体现了福州地域基因中的独特性,散发着让我们感到安定的力量。

他致敬普通老百姓。一方水土培养一方乡土人才。他描写了永泰庄寨的工匠们、永泰月洲的村民们,平潭北港村的导游。他们富有智慧。智慧是一把洒在汤里的盐,看不见,找不到,又无不融化在生活里。他们的生产生活让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永不沉寂、生机盎然。他们是赓续福州千年文脉,绽放榕城新光芒的力量源泉。

(三)

在这个泛写作的时代,谁都可以写出一段真切动人的文字。然而陈元邦先生的特别功力在于,尽管他的政务工作极其繁忙,但仍然坚持业余笔耕不辍。他的创作极其认真,一字不苟且,一笔不草率,并且能把这种节奏和频率保持下来。他的创作跟随他的履职地,从短篇写成中篇,从诗歌变成散文集。这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历练,对于一个人来说,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旁人看他仿佛吃尽了苦头,而自己却从中感受到努力拼搏的幸福。

“断简焕新篇,青丝尽雪染”。近年来,他陆续出版了《走走想想看看》《您好,闽东》《行走间的拾零》《透过窗棂》《坊巷格局》等。以他的人生历练,这些决不是赶时髦,更不是蹭热点,而是发自内心对八闽文化的喜欢,对人民的敬畏。而《致敬这座城——福州走笔》这部文稿正是作者人生阅历、文学经验和思想储备的再一次全方位调动,无疑体现了他为人为文的新高度。

文化的载体是生活,文化的命运也要落到具体的人身上。作者生活工作在这里,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是一个亲历者,置身于当地的建设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使他的文字十分平和、干净,可谓素面朝天。他的很多文章都自带格言警句的光芒。有些句子,比如“城市因岁月而增厚,因我们的传承而丰富”“我的心里很矛盾,很想呼吁人们不要止于三坊七巷的街、朱紫坊的河,多到坊中的巷、坊中的弄去走走,在巷中、弄中更能听到坊巷的呼吸声。但是我又很担心川流不息的人群会打破坊巷的宁静,破坏了坊巷的意境”等等。这种句子,所有的矫饰皆已排除,一切尘埃都已落定,纯粹地现出人、事和物。这种句子,放在哪个时代读,魅力都是一样的。

中国人说“三不朽”,立德,立功和立言。读完《致敬这座城—福州走笔》,我的深切感悟是:这辈子立什么,取决于你和什么对话。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有机会立德;和这个时代的人对话,有机会立功;只有和千秋万世对话的人,才有机会立言。

(黄丽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