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每天读书一小时

2022-04-24 14:17:47 来源:福建法治报

一位书友告诉我,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他很长时间蜗居家中,从书架上抽出落满灰尘的藏书来读,一年下来,读了30多本各类书籍。自此,他养成了天天读一小时书的习惯,回归当年学生读书时的状态,感悟到读书的无穷乐趣。

“天天要吃饭,天天要()()”,这是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道测验题,让读者思索、填空。结果不少人在括号内填上“娱乐”“睡觉”“喝茶”“会友”等内容,填读书者寥寥无几。人固然需要天天吃饭摄取营养,也需要睡觉、娱乐、喝茶、会友以调剂精神、丰富生活。然而,除了这些生活上的必须之外,我们的大脑、心灵,还需要知识的滋养。不少读书人的生动实践,向人们揭示了这样的真理:人不吃饭,身体要衰亡;人不娱乐,反映变迟钝;人不读书,头脑要枯竭。由此看来,读书是如同吃饭、娱乐一样重要的事情。

凡喜欢读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世上未曾有哪种幸福感、获得感多过读书。有关读书所得,古往今来,人们从不吝啬溢美之辞。粗略言之,读书之获有“拍案叫绝”的愉悦,有“见前所未见”的惊喜,有“捻断三根须”的深思,有“点醒梦中人”的顿悟,有“汉书下酒”的满足,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邂逅……其实,还是宋元年间学者翁森《四时读书乐》说得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对于在职者来说,读书只能是业余生活的一部分。乍看起来每天读一个小时书并不难,以古人读书倡导的马上、枕上、厕上“三上精神”论,完全可以做得到。但是,当今世界各种诱惑太多,五光十色的娱乐吸引人的眼球,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天天一小时读书,应该说又不太容易。这里的关键是两条:一条是要有强烈的读书欲望,把读书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与天天要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事情;另一条是要有惜时观念,善于挤时间读,巧妙地用好零碎时间。有了读书的兴趣,加上会充分利用时间,就会渐入“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的超脱境界,使每一次阅读都像遇到清冽的甘泉,喜出望外,一解穷渴困顿。

天天读一小时书,看起来微不足道,但累积起来、久久为功,就是一笔可观的时间财富、知识财富。以人的一般阅读速度论,一小时读一万字当不是问题,一年下来365小时,就可以读完300多万字的书,这是一笔多么可观的财富啊!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时间的积累就是知识的积累。几年下来,所读的书就能厚积盈尺,脑子里的知识就会由少积多,拥有一笔永不枯竭的财富,让你受益终生。更重要的是,读书带给你的,不只是知识、见识、学识,更有对人生的影响。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言及自己读书的经历时说,他24岁读的一部分书,如今再读,发现情节几乎忘光,书中的价值观却早已是自己的价值观了。恰如一首诗所言,“读得书多胜大丘,不须耕种自然收。”

余秋雨曾在一篇关于如何读书的访谈录中说:“读书是要分层次的,层次的确定和选择,是阅读有效性的关键。”学海无涯,人生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衡量一个人读书的层次,不是看他读书的数量,而主要看他读书的质量。要保证天天一小时读书的质量,关键在于读对书、读好书。特别是应多读那些对人生有益的经典,读那些奠基打底的书,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想骨架。如果摆不脱读书的盲目性,“捡到筐里都是菜”,就会如清人袁枚所说:“空抱东海、泰山,而此外不知有天台、武夷之奇,潇湘、镜湖之胜,则亦泰山上之一樵夫,海船上之舵工而已矣。”

马克思曾谈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是“啃书本”。也正因如此,他的学问博大精深,“他的头脑就像一艘生火待发的军舰,只要一接到命令,就能够立即驶向任何思想的海洋。”人生因阅读而精彩,生活因书香而温馨。繁忙的工作之余,把每天当作读书日,每天用一小时走进书屋,陶醉于书香氤氲的世界,会成就一段生活中最美妙的时光。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如登春台、如品甘泉的美妙感觉,更有天天登山、天天收获的丰腴人生,为生命不断增加厚度,让人生更显从容。

(向贤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