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以“青春之笔”画好为民“同心圆”

2022-05-13 11:44:59 来源:福建法治报

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青年干警在不同岗位上做着同一件事——

以“青春之笔”画好为民“同心圆”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13日讯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在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有这么3支青年干警队伍,他们手执曾经在书卷中笔耕不辍的“青春之笔”,以汗水为墨,化胸中丘壑为笔端万象,在不同的岗位,做着同一件事——画司法为民的最大“同心圆”。

以初心为“圆心”

画“忠诚为民之圆”

像往常一样,每天8时之前,湖里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年轻干警们早早来到自己的岗位上。诉讼中心大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大厅正中的法徽甚是亮眼。

猛喝几口水,再次整理了着装,干警林雅婷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一忙起来根本顾不上喝水。”林雅婷的主要工作是分案以及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此前称福建移动微法院)的网上立案申请审查,从早到晚要一直盯着电脑,每天需要审查几十起案件。

除此之外,她还要负责大厅突发状况的处理,及时沟通解决当事人的疑惑。比如有的当事人不理解法院为什么不收他的案件,在大厅争吵,这时就要耐心地向当事人解释相关法律规定,并为其指引合适的解决路径。

这是年轻干警林雅婷的一天,是湖里区法院立案庭干警的一天,也是他们的每一天。

诉讼服务中心是很多当事人,特别是第一次到法院的当事人最先接触的地方。他们往往对法律程序不了解,也不知道如何起草诉讼文书、准备诉讼材料。年轻的导诉员陈俊贤用通俗易懂的话实时解答群众咨询,讲解诉讼流程,告知起诉需要准备的材料;初步审查当事人诉讼材料,指导当事人网上立案、自助查询,引导当事人高效立案;对不属于人民法院职责范围的事项耐心解释,告知到其他相关部门办理,不让群众白跑路,把导诉打造成司法服务的贴心窗口、群众沟通的暖心桥梁。

疫情期间,借助信息化技术与设备,诉讼服务中心的年轻干警分工合作,加快网上立案审查进度,及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材料,保障12368热线和导诉热线畅通,提供高效线上立案服务。同时,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派驻干警定向驰援对口社区,听从指挥,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战疫护航。

工作琐碎、冗杂,诉讼服务中心的年轻干警不怕苦不怕累,用真心、热忱、微笑搭建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用力让司法有温度、让群众更满意。

以创新为“周长”

画“改革为民之圆”

2015年,湖里区法院揭牌成立全省首个自贸区法庭。同年轻的自贸区一样,护航自贸区建设发展的审判服务队伍也是朝气蓬勃:40周岁以下的青年人数16人,占比94.12%。

也正因为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自贸区法庭的干警们拿出了年轻干警应有的朝气和拼劲,敢闯敢试,奋勇而为,敢做司法改革的先行实践者,积极为自贸区建设发展献言献策,先后完成3项厦门市法院系统重点课题(一项获评优秀),审理的多起案件入选典型案例、年度案例。

心中有人民,做事劲更足。这支年轻的队伍始终把人民记在心上,不断扩大为民服务的“半径”,延伸密切联系群众的“周长”,以扎实的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守住日久弥坚的初心。

他们编写了自贸区系列双语便民手册,规范引导自贸区企业用法维权;实行概括性委托送达机制,解决自贸区“一址多照”的企业送达难问题;实行自贸区案件“立审执”一体化机制,提升自贸区案件审判质效;推动设立跨境电商知识产权基层服务站,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大力推广运用全在线诉讼服务机制,确保疫情期间司法服务不停歇……

就是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在成立不到5年的时间里,先后获得厦门市法院系统先进集体、厦门“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省优秀法庭(并荣立集体二等功)等荣誉。2020年还摘得“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作为全市两级法院唯一上榜法庭,获评“青年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