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交警“娘子军”:用速度与温情守护路畅人和
“三校两车”延伸宣传触角 3月28日,在南阳镇三角坪广场上,一辆搭载着屏幕的“大篷车”吸引了来往村民的目光。人来人往中,寿宁女骑队员快速将大篷车内的折叠桌、折叠椅、互动道具、弹力展板、刀旗等特色装备放置在广场中央,搭起了一个主题鲜明的交通安全宣传台。 “现场谁能告诉我怎样才是正确的佩戴头盔方法呢?”“我来吧,我来吧!”村民王大伯走到宣传员身边拿起头盔演示起来。“乡约警营”大篷车前,女骑队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农村常见的交通安全知识点讲解给南阳镇村民,引起群众共鸣。 “受地缘因素和农耕生活习俗影响,山区村民大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而传统的交通安全宣传在宣传渠道、传播受众、活动频率、持续时间等方面都有局限性。”寿宁县公安局分管交警大队的副局长詹炳生表示,搭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基层宣讲体系十分必要。 女骑队员在武曲镇大韩村开展“交通安全夜校”活动 经过多年探索,该中队利用每年春耕至秋收的夜间农闲时间,把“公安夜校”搬进“田间地头”,通过“6个1+N”(即1支宣讲队、1辆多功能宣传车、1个快板节目、1场观影活动、1组互动游戏、1套展板、N把小板凳)的模式,面向农村群众开展有针对性地宣讲。同时,依托“寿宁交警微发布平台”设立“普法网校”,拓宽宣传渠道,推出“党史故事周周讲”“定格动画”“骑警说”“志愿者小讲堂”“晓警之窗”等线上宣传品牌,将传统宣传的“单一供给”变为“多元选择”,让群众在线上也能享用交通安全知识“大餐”。 为了将宣讲力量下沉至一线,寿宁女骑还积极开辟生活化、日常化场景,探索引入“宣讲+服务”主题专车——“乡约警营”大篷车,以放电影、说快板、讲案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理论课堂搬到街头巷尾、公园广场和农村集市等。同时,发挥警用摩托车机动性强、覆盖面广的优势,建立“骑行巡逻+移动宣传”平台,依托警用摩托车喊话系统动态播报录制广播,以小切入点、移动式宣讲方式让党的方针政策、法律常识传遍大街小巷。 仅2023年,寿宁“公安夜校”已开班30期,直接受众达1万多人;“普法网校”网络浏览量达2亿多次,形成网络舆论宣传热点;“乡约警营”大篷车开展宣讲、服务45场次,受众2万多人,真正做到“群众走到哪儿,课堂开到哪儿,宣传触角就伸到哪儿”。 女骑队员指导萌娃在“安安儿童驾校”体验学习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2021年,寿宁女骑针对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结合自身业务工作,创新打造全市首个儿童驾校——“安安儿童驾校”,通过沉浸式场景体验,搭配知识点和法律常识讲解,加深孩子们对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上车系好安全带、斑马线前要减速、保持安全车距……”在“安安儿童驾校”,孩子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交通驾驶各个环节,在玩中学、学中玩,让文明交通的意识深入童心。 从广场巷道到田间地头,从警用摩托车到“乡约警营”大篷车,从“公安夜校”到“普法网校”“儿童驾校”……5年来,寿宁女骑深耕细作、久久为功,创新打造的“三校两车”宣讲格局,实现了“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同步发力,让安全出行的文明意识沁润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