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圣水岩
将乐龙栖山因古传说“有龙潜于此”而得名。此山绵延,峰峦突兀,奇峰雄伟,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峰就有五座:龙栖山主峰、烂泥岩、九腰岽、白岩峰、圣水岩,座座雄姿,风光无限。 上龙栖山,我最希望捷足先登之处就是圣水岩。因为出生在龙栖山脉一隅的我,从小到大就经常听长辈提及此山,而且描述得玄之又玄,比如这里可以向龙王祈雨啦,比如这里有一口冒“圣水”的井,喝此水可治百病啦,比如这里经常有仙人造访啦,等等,听得我们一群孩子个个云里雾里。还真别说,清代乾隆年间编撰的《将乐县志》就有这方面的记载:“圣水岩,在阳源都。上有泉,不盈不涸,病者饮之即痊,天旱祷之即雨。知县谭明曾以祷雨至此山。其下有庵,名青云堂,明谢尚策读书于此。”《八闽通志卷之九》说,“圣水岩其岩最绝处有灵泉,祷雨辄应。花岩多产佳茗。” 闲云相引上山去,人到山头云却低。圣水岩的峰顶是一片稍高过人头的丛林,一块块巨石散落其间,有的如桌似椅,四平八稳,有的似飞禽像走兽,桀骜不驯,维妙维肖,浑然天成。石笋、石柱、石幔以及一线天、连环石、小石林等,构成一幅幅精灵奇特的石景。一块石头就是一尊雕塑,一山错落有致的散石就是一幅精美的油画。 山峦叠嶂,乱石穿空,流连其间,移步换景,或感其雄姿挺拔,或惊其险峻幽深。“山灵似解游人意,为指前峰近白云。”清代康熙年间诗人余思复,跋山涉水到圣水岩游览时,如此这般地赋诗啧啧赞叹眼前的景致。绕过峰顶北面一座突兀的“山”字形岩石,下行二三十米,就到了久负盛名的青云堂。 青云堂,又名圣水岩庵,建造历史悠久,史料有明确记载的年代可追溯至唐贞观二年(628年),之后屡建屡毁。据《将乐县志》载:“宋景炎二年(1277年),谢六一在该处鼎建青云堂。明天顺四年(1461年),谢六一后裔谢叔仁又进行扩修。明正德十五年(1521年),官府没收此庙以充饷,后谢家后裔谢秉荣又四处捐银赎回,再次进行修建。”对此,带路的向导如数家珍:“听长辈们说,这座依山而建的庵宇,造型独特。考虑到防风、防火、防风化落石等因素,建庵所用的材料全部就地取材,用山间岩石,是一幢由石门、石壁、石瓦构成的石拱无梁建筑。屋面铺石,堂内整齐摆放着石供桌、石香炉、石花瓶和石塔等石头构建。” 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石屋早已坍塌。即便如此,行走在荒凉的残垣断壁间,依旧可以感受到先人的独具匠心。对于青云堂,当地知名民俗专家吴福瑞在其编著出版的多部书籍中都写下浓墨重彩的篇幅,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惋惜之情:“堂内原有三排石佛造像。第一排是十八罗汉,第二排是二十四诸天,第三排正堂中央端坐着一尊约一米高的释迦牟尼佛,神采飞扬,俊逸大方。左右壁上为金刚。堂的四壁还雕有佛像、佛龛等反映佛事的浮雕。”“这些佛像或立或坐或跪,造型各异,神态逼真。高的超过一米,矮的仅过尺。线条刚柔有致,雕刻艺术极为精湛,有的佛像眼睛由黑宝石镶嵌而成,被誉为古代雕刻艺术的一枝奇葩。”1987年5月,考虑到安全保管等要素,堂内石佛等文物被移送到了博物馆。留下一堆当年工匠一锤一锤凿打出来的石条,与岩壁上字迹漫漶的碑刻,默默守候地老天荒。 以石建庵,不惧火烛不怕潮,原以为可以与大山同寿,天长地久的保留,哪知坍塌仅在一瞬间,留下两座石拱门,如同一双哭泣的眼睛,在无声诉说庵宇的成年往事。可是石堂周边那眼能治百病的“圣水泉”呢?县志里说,那眼泉,一年四季,既不会外溢,也不会干涸呀?莫非庵宇坍塌,仙人远去,这眼泉早已“伤心欲绝,泪水流干”? 乱石堆砌,荒草凄凄,有着当地”百事通”称号的向导也无法告知我们答案。 (李宣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