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周宁县公安局礼门派出所主动作为,为无户口人员补报户口

2024-09-25 15:30:17 来源:福建法治报

周宁县公安局礼门派出所主动作为,为无户口人员补报户口——

“黑户”终于有了身份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25日讯 中秋节前夕,周宁县礼门乡村民陈某夫妇带着孙子陈某某将一面写着“为百姓排忧解难,做人民满意公仆”字样的锦旗送至周宁县公安局礼门派出所,感谢民警为其孙子解决“黑户”问题。

2022年,陈某在外务工的儿子与一女子相恋。女方怀孕后,俩人正准备结婚时,男方突发疾病死亡。女方生下儿子陈某某后,因个人情况特殊放弃孩子,孩子只能跟随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生活。陈某夫妇对孙子视若珍宝,其最迫切的愿望便是为孙子申报户口。然而,孩子的户口申报事由在目前的户籍政策中并无明文规定,无法为孙子上户口的陈某夫妇焦心如焚。

礼门派出所民警在了解事情原委后,立即与周宁县公安局户政、刑侦等部门沟通,取得一致意见:特事特办。公安部门在采用社会调查和技术调查的方法取得完备的资料后,最终确认陈某与陈某某的祖孙关系,并于今年8月7日将陈某某户口登记至陈某户内。当天,民警将一本暂新的户口簿送到陈某家中。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自2023年全党上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来,礼门派出所致力于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复杂难题,针对辖区存在的“无户口”这一事关民生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该所努力打通堵点淤点难点,寻求解决问题之策。

“礼门乡地域广阔、山高水远,除礼门、贡川、仕本3个主村外,其他村庄星星点点散布于偏远的山落,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礼门派出所所长陈容香告诉记者,为打通、缩短警民沟通的“地理和心理沟壑”,该所民警与全乡网格力量一道用车轮、脚步丈量辖区,用“蚕食”的“笨方法”挨家挨户与群众面对面,在访查登记本中记录下民情民意;“巧”用警民连心卡、警民连心微信群,使得警民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牢固和持续,架设起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在走访过程中,礼门派出所发现辖区存在婚嫁多年无户口妇女、出生未申报人员等类型的无户口人员。无户口给这些人的生产生活,特别是出行、就医、学习、分享社会福利、获得困难救助等造成严重影响,他们迫切期盼尽早登记户口。

让“黑户”落户,是人性、温暖的法治关怀体现。对此,礼门派出所主动介入、积极作为,一方面向群众宣传依法登记户口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动员群众主动到派出所申请登记户口;另一方面,对排查出的无户口人员作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进而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今年以来,礼门派出所共为辖区12名因各种特殊原因成为“黑户”的人员或申报户口困难人员登记户口,为他们未来的人生打开光明之门。

(本报记者 黄锡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