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全力织就反诈“安全网”

2024-09-29 09:57:49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29日讯 近日,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洪山派出所收到一条预警信息,家住凤凰北新村的王先生夫妇可能遭遇了境外电信网络诈骗。

收到预警后,派出所民警林涛及社区网格员林晓锋第一时间赶往王先生家中进行劝阻。经民警和网格员的提示,老人马上反应过来自己遇到了电信诈骗,但钱款已经按对方指示汇入了指定账户。民警立刻与银行联系,及时成功地对钱款进行了止付。

这是福州鼓楼警方会同街道社区、银行等部门共同守护群众“钱袋子”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深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积极寻求协作,创新打造对内纵向贯通各警种,对外横向联通各部门的“十字联动”新格局,以精准宣防、精准预警、精准挽损织就反诈“安全网”。

“不随便加入来历不明的微信群,不要轻信陌生人发布的‘发财’信息……”今年6月18日,鼓楼分局温泉派出所民警来到温泉街道汤边社区长者食堂,联合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为在场老年群众送上了一份量身定制的反诈“套餐”。

在“大水漫灌”开展反诈宣传的基础上,针对鼓楼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受害人群体多为老年人的实际,鼓楼分局早在2023年便联合全区十个街镇及区政府办、区政法委等部门,在全区74家“长者食堂”建立反诈宣传阵地,将“长者食堂”变为“反诈食堂”,同时聘请10名社区工作人员作为反诈宣传员,定期或结合特殊节点不定期地在74家“长者食堂”轮流开展反诈宣讲。

“社区工作人员有着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由他们以身说法更能引发老年人的警醒和共鸣。”鼓楼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王琦斌介绍。

除了整合外部资源、强化部门联动实现精准宣防,鼓楼分局还打造“三长说反诈”模式形成内部合力,公安局局长、科所队长、派出所所长齐上阵,带动形成“全警说反诈、全警抓反诈”的浓厚氛围。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在此基础上,鼓楼分局还先后广泛动员外卖员、快递员和网约车司机等行业从业人员共137人加入反诈志愿者队伍,甚至将受骗群众化身为志愿者,并分门别类为志愿者力量定制了宣防劝阻策略。

“幸亏你们及时赶到,不然我卡里的20万就不保了。”被民警及时劝阻止付后,陈女士心有余悸地说。8月23日,东街派出所接到反诈中心预警指令,其辖区群众陈女士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彼时,陈女士正在与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分子通话中,民警无法接通其电话。民警分析研判出陈女士为辖区某公司员工后,立即通知距离该公司最近的网格员赶到现场进行先行劝止,随后民警快速赶到联合开展工作,保住了其账户内的20万元。

经了解,张某某预花费3000元通过网络购买虚拟货币,因公安机关及时拦截,成功止损。随后,派出所民警同社区工作人员对张某某开展反诈宣传,解读可能遭遇的相关诈骗手法。张某某表示多亏了派出所与社区的联动劝阻,才让自己明白网络虚拟货币交易存在的高危风险。

紧急劝阻与止付,是与骗子的一场“赛跑”。如何快一点,再快一点?依托鼓楼区于全国首创的“一线处置”社会治理机制,鼓楼分局增强部门间联动性,以网格化为着力点,促进“警格+网格”的双格融合,积极组建反诈民警、社区民(辅)警、街道干部、网格员“四位一体”的劝阻队伍,根据不同的诈骗类型,制定相应的劝阻话术,以“电话+见面”的形式进行精准劝阻,最大程度以快制快。

同时,鼓楼分局还积极与辖区各银行机构沟通协商,建立完善协作机制,遇到紧急案件,能够快速采取措施,有效阻止涉案资金的进一步流失,筑牢预警劝阻整体闭环。

2023年以来,鼓楼分局预警诈骗电话、短信61439次,派员见面劝阻3万余人,预警后群众被骗率降至零。

(本报记者 林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