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宁德中院:“参参不息”背后的司法之力

2024-11-04 09:53:41 来源:福建法治报

府院联动

合力高效清障

“柘荣县90%以上的农民从事与太子参相关的产业,天人药业是我们当地农业龙头企业,曾为太子参种业‘芯片’发展发挥重大贡献,破产重整是众望所归。”柘荣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韦晓文表示。 

“企业债务高达1.45亿元,债权人包括职工债权人、供应商债权人以及金融机构债权人等,各类矛盾尖锐复杂。”管理人负责人林杨说,入驻初期,部分债权人闻“破”而动,联合参农上门讨债堵门,“救命”订单难以输出。

对此,柘荣县政府成立破产重整工作专班,组织府院相关部门多次到现场召开协调会,安抚参农和债权人情绪,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确保订单正常发货。

面对职工多次聚集讨薪,在法院指导下,管理人反复耐心沟通,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表决通过职工安置方案、财产管理方案、变价方案等,重整计划执行期间,天人药业全额清偿了职工债权169万余元。

为了防止天人药业被恶意低价收购,柘荣县政府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举办太子参产业招商会,面向全国招募投资人,吸引了30余家意向投资方。同时,宁德中院指导管理人采取“假马竞标”的方式,确定托底意向投资人,经过严格筛选,最终引入具有雄厚实力的投资者中通云仓,注入资金3400万元。相关部门开设绿色通道,快速便利办理企业股权变更、征信、信用修复等业务等手续。

2023年7月,企业征信恢复正常,重整后的天人药业真正摆脱负债影响,重获新生。成为宁德地区债务人金融信用修复第一例。

府院“加法”联动,实现多赢“乘数”效应。随着“府院联合共益执破”工作机制的有效运行,问题一个一个被解决,公司重回生产经营正轨。

“我们将继续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把统筹‘破’与‘立’的理念融入破产审判工作,释放破产专业审判效能,运用重整、和解等方式实现市场主体的有效救治,为暂时陷入困境高‘芯’技术产业标识方向、提供最优方案,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宁德中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王锦熙表示。

重返赛道

再创发展新高

投资人的引进,让天人药业重回生产经营正轨,实现资产和产业双盘活,也为后续的快速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重整期间,公司还获得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三无一全’标准认证等多项荣誉。”彼时“共患难”的经历让陈阿琴深刻体会苦尽甘来的滋味。

历时6个月,重整计划已基本执行到位。重组后的公司发展势头更加迅猛,陈阿琴和她的同事再次忙碌了起来。

“以前我们的主要客户是江中药业,业务比较单一,重整后,我们还新增了岗梅、栀子、龙眼肉、白芍等中药材品种,市场扩大至全国范围。”陈阿琴说,公司已成功开拓了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华润现代中药(昆明)有限公司等19家新客户,新签合同金额达到3500万元。

今年7月初,新天人药业与浙江大学达成产学研合作,将依托彼此的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品牌建设优势,锁定儿童肠道炎症肠道菌群研究,共同开展柘荣太子参的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项目合作。

强“芯”风劲,“参参不息”。新天人药业在保持原有种苗育种研发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加大研发投入费用,加大对太子参脱毒品种、杂交选育以及太子参航天育种第三代选型选育的工作,确保太子参种业从育种转型至制种,实现种苗商业化。

“在持续稳定太子参饮片和药材的供应量基础上,眼下我们还增加了选品的业务量。目前,我们计划在全县范围内流转1万亩山林,不断扩大产业链规模。”望着展厅中“道地中药材的好娘家”一排大字,陈阿琴信心满满。

天人药业涅重生,让“太空种子”重焕“参”机,这是宁德中院以法治之力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宁德中院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发挥司法职能,对具有挽救价值的创新型危困企业倾注法治之力,积极重整挽救,充分彰显了人民法院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责任和担当。”福建省人大代表林巧容赞许道。

(本报记者 余凌云 通讯员 黄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