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毒村”背后的“三个密码”
连江县丹阳镇新洋村入选福州市“无毒乡村”守护行动联系点—— “无毒村”背后的“三个密码”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1月25日讯 新洋村位于连江县丹阳镇东南侧,距镇区2公里,属省定老区基点村。近年来,丹阳镇新洋村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村情,积极探索打好“文旅+禁毒”“研学+禁毒”“积分+禁毒”三个组合品牌,为切实提高村居自治、法治、德治三项水平起到指导带头作用,入选福州市“无毒乡村”守护行动联系点,并先后获评省级金牌旅游村、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文旅+禁毒 新洋村拥有秀美的山水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国家3A级旅游景区贝里蟹谷坐落于此。自“无毒乡村”守护行动开展以来,新洋村依托自身旅游资源优势,结合乡村振兴,全力打造“文旅+禁毒”新模式。 “我们通过设置禁毒健身步道、悬挂禁毒宣传海报、播放禁毒公益视频等方式,从多方面融入禁毒元素,从而提升预防教育质效,进而扩大禁毒宣传教育覆盖面,使禁毒文化与文旅通过深度交融达到1+1>2的效果。”新洋村相关负责人说。 新洋村内,处处可见各种禁毒宣传元素、标语。沿着禁毒健康步道,可以看到带有“肉燕”、“豆腐”等具有本地特色的禁毒彩绘卡通动漫,漫步其中尽显童真、童趣。步道两侧绘有长城彩绘、林则徐虎门销烟图案等。村内还设有供游客休息的禁毒休闲长凳,让游客在游玩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禁毒知识的熏陶,不断提升防毒意识。 今年以来,贝里蟹谷景区结合周末节假日开展禁毒宣传、宣讲10余次,先后发放禁毒宣传单2万余张,受教群众及游客达3万余人次,进一步扩大了禁毒预防宣传教育覆盖面。群众及游客在休闲观光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禁毒教育,营造全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良好氛围。 研学+禁毒 禁毒研学,共绘无毒未来。新洋村围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主线,探索“研学+禁毒”宣传模式,以“行走的课堂”和更有趣的方式宣传禁毒理念、普及禁毒知识。 据新洋村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因地制宜挖掘各地特色资源,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乡村振兴、宣讲实践等主题,新建彩色研学普法禁毒文化馆,将色彩鲜明的图片和林则徐虎门销烟故事有机的融合到研学内容中,让前来研学的孩子们接受心灵的洗礼,从小埋下禁毒的种子。 “展馆外还设有禁毒大富翁、小火车巡游等互动游戏,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更多孩子在玩中学、学中识,不断增强青少年对毒品的认知。”上述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新洋村依托省级中小学研学基地联合省、市、县禁毒部门以及省榕城司法戒毒所,开展了20多场次禁毒研学活动,接待师生2万多名,让更多青少年在行中学,在学中行。 作为创新的禁毒宣教模式,“研学+禁毒”打破了传统教育的界限,是应对毒品犯罪新形势、引导青少年学生提高毒品防范意识的有效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