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司法 |

洛江监狱“六尺巷”经验里寻“治”慧

2025-02-18 11:57:17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2月18日讯 在安徽省桐城市,有一条百米小巷——六尺巷,以其“各让三尺”的精彩故事和“讲求礼让、以和为贵”的深刻内涵闻名于世。而今,“六尺巷”经验再现高墙。2024年,洛江监狱传承弘扬古人化解矛盾纠纷的历史智慧,创新设立“六尺巷工作法”调解室。

调解室秉持“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事有民警办”原则,在化解服刑人员各类矛盾纠纷中,致力于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目标。近日,调解室民警就运用此工作法教育引导两名服刑人员以和为贵、化解矛盾。

临刑释人员李某和王某一同被分到出监队,却因一些琐事产生矛盾。原来,李某在洗衣时习惯性大声哼唱山歌,吵到正在看书的王某。王某指责李某不顾及他人感受,李某却认为自己有权唱歌,并无过错。双方互不相让,就此结下“梁子”。

两人的矛盾很快被民警知晓。调解室里,面对情绪激动的双方,民警深知此时让他们冷静是关键,便没有立刻询问矛盾细节,而是与他们拉起了家常。待他们情绪稳定,民警开始耐心倾听他们各自诉求。李某表示自己平时喜欢哼唱山歌,但没想到会影响到王某;王某则倾诉自己最近因即将出狱有些焦虑,本想用看书来转移注意力,但李某的山歌让自己心烦意乱,所以才会情绪失控。

找到矛盾原因后,民警借助“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向双方讲解了“六尺巷”的典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某和王某开始陷入沉思。

随后,民警趁热打铁批评了过错在先的李某:“午休时间,你只顾自己的感受,大声唱歌,肯定是你不对,影响了别人休息,别人说你两句,你怎么还好意思翻脸?”民警也提醒王某:“虽然人家有错在先,但是沟通也要讲究礼貌,不能因为自己心情不好,上来就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你们平常改造都很努力,看得出是真心认罪悔过,马上要迎来新生,更不能因小失大,重返社会后更要牢记教导,与人为善、谦和有礼。”在民警的耐心劝导下,李某率先打破沉默,向王某道歉,两人握手言和,都露出了释然笑容。

(陈晓蓉 杨启文 吴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