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31岁的他,领到人生第一张身份证

2020-07-01 17:07:13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7月1日讯 “现在有户口了,不管办什么事都会方便许多。太感谢你们了!”6月29日上午,晋江市安海镇型厝村居民施某对前来回访的住村民警金昌立连连道谢。

原来,今年4月份,晋江市公安局安海派出所住村民警金昌立在辖区开展“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时,从村干部那儿 了解到型厝村有一困难群众施某,年过三旬仍未办理户口。金昌立随即关注这个话题,并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施某家中。 眼见一屋简陋,又听施某说起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以致生活种种不便,令人不禁动容。金昌立表示将协调户籍民警帮助他 解决这切身困难。

原来,1989年9月,安海镇型厝村村民施女士诞下施某后不久就与施某父亲因感情不和分开,当时俩人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 续,之后施某一直由母亲抚养。因为出生证丢失,还有家中经济困难,没钱让施某上学,给施某办理户口一事就搁置了。如 今,施某已31岁,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给他的生活带来种种不便,不但银行业务无法办理、交通出行受阻,最主要的是低 保无法申请。这时候他和家人才意识到身份证的重要性,心急如焚的施女士和施某的舅舅到型厝村党群服务中心,寻求村干 部的帮忙,村干部将此事反映给了住村民警。

为保障施某的基本利益,金昌立与户籍民警翁乌暗立即着手调查取证。一方面,翁乌暗协调局户政大队了解施某办理户口所 需材料,并一次性告知施某。由于施某的出生证已丢失,遂让施某与母亲去做亲子鉴定,证明俩人的母子关系;另一方面, 金昌立深入型厝村开展了大量的走访调查。没有什么人比至亲的话更具代表性,金昌立曾试图找过施某的父亲,但经多方努 力仍联系不上对方。金昌立只能先后走访村干部及多名当年见证群众,收集相关证据,核实施某的生活轨迹,前前后后花费 了将近一周的时间。

整理所有材料上报并通过审批后,6月16日下午,翁乌暗为施某办理了户口登记和身份证。6月24日,施某收到了邮寄过来的 身份证。

(本报记者 叶华南 通讯员 伍茵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