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为有源头活水来——读贞尧仔《寻求平衡》

2023-02-27 16:31:57 来源:福建法治报

我们个人心灵史上的每一步,都有着沉重的回声和代价。但一般人对自己思考、纠结过的东西,几乎无法精确而完美地破译它。贞尧仔先生是语言高超的作家,善于把工作和生活的感悟诉诸艺术触觉和审美经验。他下笔克制、洗练,具备神奇的文字还原能力,能把生活、时代写得生动入骨。他最近出版了哲学专著《寻求平衡》,用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用普通人的思维、现实通俗的话语解读人的生存发展问题,笔力雄壮、气象浑厚,达到很高的境界。

《寻求平衡》共350页,近25万字,分9个章节,以人的“真、善、谦”为基准,从“平衡的一般概念”“认识你自己”“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平衡”“人与人的平衡”“人与自身的平衡”“人的实践思维”等方面深入阐述“平衡何以可能”的功能和疆界,力求“使人的现实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的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两个堤坝’的导引下,如水入渠、归海,得到疏通、安放”,走向更远更好的未来。

首先,以平衡的本体论为起点,尤为重视平衡的现实功能,进行深微精妙的论证,使之成为鲜活、蕴涵丰富、意趣盎然的动态存在。作者指出,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平衡是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天平。平衡包含平衡循环、自我平衡、事物对称、自然位置、万物玄同等5条法则。平衡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哲学观。作者以《道德经》所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来形容平衡的最高境界,人生在世,要具备“刚健既实”的风骨,又要在生活中把握好为人处世的尺度,学会处理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身的平衡,追求探索一种精神平衡、心理平衡、理念平衡、思想平衡等。

其次,以平衡的审美论为基准,注重生命、注重群体、注重经验,力求平衡理论用得上、用得好、用得有实效。作者指出,存在就是平衡,存在必须平衡。人从蹒跚学步,到能奔善跑,到拖腿拄杖前行,无时不在平衡之中,平衡是普遍存在的。平衡在一定意义上蕴含着破译中华文化的关键密码,能让人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要注重生命,注重个人的心理感受,注重一种最直观、最切己、最现实的满足需要的功能。作者在此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命题。“认识你自己”真正是与人自身的根本性关切相联系的具有恒久性或普遍性的问题。就人自身而言,有“何为你”“如何成为你”等问题。要注重群体,“只有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现实的人。人只有回到群中进行现实的生活、工作,为他人的幸福和自身的完善而工作,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温暖,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构建,自己才不会孤独,也才可能成就自己的伟大。”要注重经验,真实的世界是人生活于其间的世界,这一世界本身又形成人“赞天地之化育”的过程。“赞天地之化育”,不外乎人实际做事的过程。在此意义上,世界因事而成。对平衡的追问,意味着要注重感性和直观,注重可触摸的具体性和现实性及其可实现性。

本书在写作上的特点有:一是丰富深细。这本书的内容极为厚实,不仅对中国古代经典典籍,如《论语》《孟子》《周易》《道德经》《庄子》《左传》《韩非子》《史记》《后汉书》等有所涉猎,还从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时代巨人的经典论述中汲取养分。这本专著为我们提供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视野十分广阔,但并没有因此消减细节上的扎实。书稿的每一个论断,都有详实的论据基础。这种水磨工夫,并非对常识和既有结论的无谓繁琐论证,而是颇有发明。比如,作者考证出法治思维的四个层次有认知判断层次、逻辑推理层次、综合决策层次和建构制度层次,更新了我们对法治思维的认识。

二是宏阔通透。作者对于平衡的研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理性认识的视野,而是同时纳入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并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社会学、美学上的关照,体现了作者贯通熔铸的努力。在固有的哲学进路下,伴随着学科贯通与知识贯通的理论雄心,作者还关注到了人的实践思维、人的异化等以往研究中较少涉及的领域,对道与法、和与合、能力与边界、绝对与相对等诸多辩证关系进行细致的解剖,体现了其思考的广度、清晰度、圆熟度的高度均衡。

三是醇厚饱满。平衡是一个高度哲学化的问题,平衡哲学博大精深。一些研究者直接用分析的方式进行处理,问题似乎变得单纯、清晰,但其内蕴也变得单薄和僵硬,其魅力也大大减弱。作者以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追究精神,从工作和生活中打捞平衡的艺术并编织到文本里去,娓娓道尽平衡的风骨和神韵。著作的一条根本主线,就是以人为逻辑起点,以人为源头活水,在平衡的各个纵向层级和横向层面进行反思,故而成就文思奔放、浑然天成的“自然之言”,读来感到声气相闻,悲喜相通。这是真正的方家之言。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宋人杨万里的诗句,或许可以作为“一日三省”,解放思想,激活生命的一种写照。只要我们在人生的各个时段,珍惜当下,寻找好自己的立世基准,寻找好自己心灵安顿的地方,永远保持思想上的源头活水,个人幸福的“人间理想”也会像这开闸的溪流,无可阻挡,奔腾不息,收获明天的精彩、成就完美的人生。

(黄丽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