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清官叶

2024-03-04 15:48:03 来源:福建法治报

在冬阳和煦的午后,我走进仙游县大济镇古濑村,探访南宋清官叶的故居。

叶的故居位于古濑村西边的山麓上,地势较为偏僻,背靠青山绿树,山涧清泉潺流,让人顿觉闹市的喧嚣刹那间远遁。

故居为红砖黛瓦,近似民居院落,遗留南宋莆仙家祠风格。门前矗立两只石狮,虽经千年风霜浸蚀,沾染沧桑岁月的尘埃,由于雕镌艺术的精湛,形状仍栩栩如生,仿佛向来访者款款诉说着这座古院落往昔的故事。

叶故居现为叶氏宗祠,始建于宋嘉定六年(1213年),后经历多次修缮,1984年被评为仙游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抬踏青幽的石阶进祠,映入眼帘的是厅堂、厢房,与廊道连接。讲解员介绍说,原先院落两进后房两侧还有骑楼,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损毁。我打量察看着祠内的对象摆设,其实,经历千百年的风浸雨蚀,许多旧迹不复存焉。厅堂墙上书写显目的“廉”大字下面,张挂着一幅叶的画像,身着朝服,高耸官帽,面容庄严却不失慈祥,眼神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人心,让人感到敬畏。我不禁思绪弥漫,恍惚穿越时空,看到那个风骨凛然的房屋主人叶刚刚离开不久。

百年千载了,物是人非,故居遗址依旧,我沉思许久才缓过神来,抬头看见厅堂主墙上有块横梁匾额,镌刻四个苍劲有力的金黄大字“后世必昌”赫然在目,在透过天井的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讲解员介绍说,“后世必昌”四字是朱熹在仙游讲学时参谒叶的陵墓时,感叹地抚碑题写。

理学宗师朱熹缘何赞曰“后世必昌”?令人顿生惊讶。随着参观的深入,我对这位古代清廉官员有了更深的了解,叶清正廉明的身影渐渐明朗。

叶,公元1100年出生于仙游县大济镇古濑村,字子昂。32岁时考中进士,首任广东省南海县主簿兼代理县尉,然后转任贵溪县知县、上虞县知县、处州知州、常州知州、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尚书左仆射兼枢密使、宰相兼国用使等职,谥号“正简”。公元1167年病逝。

叶一生清廉,疾恶如仇,敢言直谏,爱国爱民,政声显赫,受到皇上器重,赢得百姓拥戴。讲解员略述叶清廉不阿的几个故事,甚是感人。

叶为官公平清正,襟怀坦白。有一天,宋孝宗特地召见叶,问其曰:“为官何以为先?”叶坦言陈见:“清廉乃为官之本,为官当以公忠为先。”孝宗听后大悦,连连点头称赏。从此,宋孝宗更加器重叶。

叶为官整饬吏治,拒腐惩恶。叶尤为重视整顿地方官员的作风和治绩。宋绍兴八年(1138年),叶调建州录事参军。当时的两税征收弊端很多,百姓缴纳税赋必须通过代理。而代理往往压价克扣从中牟利,百姓苦不堪言。叶大胆改革,用钞票代替实物交税,既免除百姓运输之苦,又杜绝了中间盘剥。

早在叶任尚书兼参知政事期间,有位名叫胡与可的文职官员,经常出入中书省府门,勾搭巴结殿前帅官王琪,妄想在军中谋求职位。一天,王琪向孝宗荐举胡与可,孝宗犹豫难决,将此事交由叶决断。叶对这一伸手要官的胡与可极为反感,召见胡与可于中书省,这位官员以为疏通跑官后门,一进府门,满脸堆笑,一副恭维相。叶当即板起脸来,严词斥道:“叶某忙于国事,人事是非,孤陋寡闻。今日老夫倒要洗耳恭听,尔对人事的高见,好让叶某洞开眼界,长长见识。”胡听叶话中有话,自知不妙,惊出一身冷汗,赶忙称罪,狼狈告退而去。此事传扬出去后,跑官也就此销声匿迹。

叶为官刚正不阿,不畏强权。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叶任处州知州,当朝宰相汤思退刚好就是处州人。宰相在老家的兄长违反律令,指使家奴私自屠牛、贩酒,叶将他的家奴绳之以法,汤思退因此对叶十分不满。当时,每一头耕牛官府都要登记造册,因为牛马是国家战略物资,是交通运输和农业的重要工具。而宋代的酒业实行官营。汤思退兄长私宰牛马、非法贩酒牟利被惩罚,叶此举无疑得罪了汤思退,之后便被调任。因为叶清廉仁政,处州百姓建“遗爱祠”以纪念他。

叶为官体恤民情,两袖清风。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叶任越州府上虞县知县。越州府新任府帅曹泳,是秦桧的姻党。曹泳要求当年的夏租,要提前征收80%。各县都唯命是从不敢反对,只有叶大胆进言说:“上虞不过是个小县而已,去年秋天绝收,今年秋收预计会大丰收,希望能缓期征收。”曹泳听了很是愤怒,对他很有看法。等到秋天大丰收后,因为有了之前的缓冲期,上虞县反而成了最早完成任务的县。

宋乾道三年(1167年),叶在拒腐惩恶、革新除弊、匡扶宋室过程中,得罪不少朝臣权贵。他奏请皇上恩准辞退。叶引退归时,他的四弟刚好逝世,年方五十八岁。叶经过南平富沙时听闻讣告哀痛不已,于是连忙赶路。夜里叶在广化寺借宿,半夜突然头痛,请家人取药,药未拿来就去世了。

叶官至宰相,但一生简朴,行旅从简,家无一亩土地之增,身无余财,死后两年才下葬,坟茔不立石马,不建墓亭,仅存钦谥“正简”于路旁。叶的家眷按照其遗嘱,没有向朝廷请谥。三十年后,其侄叶元才请求杨万里撰写行状向朝廷请谥。刘克庄写诗赞美他的品德:“在昔正简,谋国清忠,何以家为?卧僧榻终。”朱熹深受感动赞其廉洁奉公,必佑子孙繁衍昌盛……

我徘徊于这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叶故居,端详祠院墙上的《叶氏家训》中的“崇俭朴,勤事业,不得越分而行非礼不法之事。”内容时,喟叹不已。

祖德家训是一盏永不熄灭的心灯。叶氏家训,何尝不是深刻影响着族人的心灵。清正廉洁高尚的理念一直流淌在叶氏的子孙后人的心里,它像一面镜子提醒着后代弘扬清风正气、传承高尚情操。

古祠廊道旁的功德碑上,刻写着各地叶氏宗亲捐资修缮叶氏宗祠的名单。如今,叶族人从古濑外迁后在各地开枝散叶,生根发芽,贤人辈出,光耀门楣,也应了朱熹的那句“后世必昌”。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故居的屋顶上,这座古老的祠院显得更加庄严与肃穆。

(周而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