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当一个存天理、懂法理、察人情的检察官——电影《第二十条》观后感

2024-03-05 10:47:25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5日讯 刑法学教授陈忠林说过“现代法治只能是常识、常理、常情之治。‘理与民相同’是保证我们的法不与人民对立的唯一办法”。

在观看张艺谋导演的贺岁影片《第二十条》后,更能体会陈老这两句话的深刻内涵。作为一名莆田市涵江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图新时代法治之新面貌,筑法律精魂信仰之坚定,唯秉为民之心释法、怀悲悯之情明断。

在影院观看《第二十条》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有数个片段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看到赵丽颖扮演的郝秀萍向大勇下跪哭求其进行指证,在天台上满脸绝望向检察官崩溃哭诉试图以死明志、看到在公交车上见义勇为却被定为故意伤害的张贵生卑微地接过韩明检察官为其提供的保证书,并颤颤巍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这部影片,有太多让人深刻共情的地方。

究其原因,在我看来不仅是案件本身存在冤屈所带来的法观念冲击,更多的是案件的主人公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兢兢业业、甚至是怀有正义、良善之心的普通人,却因为邪恶势力的压迫被打上犯罪嫌疑人、犯罪分子的标签,一步步走向深渊、滑入泥潭,丧失了对法律匡扶正义的信仰、淡漠了对司法机关惩恶扬善的期待。

穿上检服,不是提供给我们炫耀的资本和高高在上的地位,而是给了我们穿过黑暗长夜去点亮火把,温暖寒冬穷庐的勇气。

罗伯斯庇尔在《革命法制和审判》中曾提到“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对于司法办案人员来说,脱离法律实际和法理常情的自由发挥显然是有失偏颇,但也点出了因循守旧、机械司法的弊端。

法律是制定的客观文本,但作为一名检察官,应当用自身能动的司法思维去体察、去分析每一个案情。在影片中,韩明也曾经翻阅全国的司法判例,这些案例也并非都是错案,一边是保守求稳、明哲保身的心态,一边是初心使然、破旧立新的勇气,一念之差可能就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观影现场的我也在扪心自问,当我面对这样的案件时,会承受着多么大的压力,是否也会有韩明这样坚守自我的决心?

作为一名检察官,司法判例始终只能是一种参考,因为世界上难以存在完全相同的案件情节、证据材料,更遑论先前的判例也并非绝对正确。如若所有检察官在办案中都拘束于先前的旧案判例,所谓的维护法律统一性也会异化为“皇帝的新衣”。

张载有言:“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作为一名普通检察官,我们离先贤所描绘的崇高境界或许望尘莫及,但或许可以将之作为自身工作准则的激励和鞭策,为所办理案件的当事人立一个堂堂正正的命,为清朗天地立一颗匡扶正义的心。

(莆田市涵江区检察院 杨晨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