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书中有清凉

2022-06-09 17:12:41 来源:福建法治报

盛夏时节,我泡一壶清茶,捧一卷诗书,古诗词中拂来缕缕凉风,借以消夏,自得其乐。

且看,唐时李频是如何之《避暑》?“当暑忆归林,陶家借柳阴。”我度入他的诗中,他隐入陶潜柳阴,各有各的去处,各寻各的清幽。“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蝉的鸣叫,应和着诗人的歌吟。频频转动的风扇,似也在赞许着诗人的悠然。“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看到“沧江”词,暑气正升腾。隔着江远,甘脆搬出木脚盆,放上一桶自来水,丢进两块冰块,把脚泡在凉水中,仿佛沧江濯足,一股清凉从脚底浸入心脾。“神仙倘有术,引我出幽岑。”李频的神仙术,学来之后加以改造,竟是避暑一法,妙不可言。

徐凝避暑,与李频异曲同工。要么“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坐在溪边,溪水潺潺,一边避暑一边钓鱼真舒服。要么“避暑长林下,寒蝉又有声。”茂密的树木下避暑,惬意地听着知了的晚曲。

此时此刻,我最与白居易的消暑方式接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平心静气,凉意顿生,再迎着临窗的习习清风,更添心中的怡然自得。不同的是,先生坐在唐时院中,我置身于寒舍阳台。白居易还有诗为证:“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心静自然凉”确实是一剂消暑良方。

难以达到的是李太白的境界。且看他——“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酷暑逼人,他懒得摇扇,干脆脱了衣服和帽子,一丝不挂地在山林中。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这才是性情李白的真性情。

心一静,身自凉,诗歌如清风,徐徐拂来,丝丝缕缕入怀。“六月清凉绿树阴,竹床高卧涤烦襟,羲皇向上何人到,永日时时弄素琴。”绿荫如盖的大树之下,山林成为了天然的空调,清风拂面,鸟鸣幽静,拨弄素琴,诸事清凉。“干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箪空。琥珀盏红凝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翠竹、红莲围绕的水上建筑,开敞通风,让铺设的竹席自然生凉。陈设、器具也都很精致,盛酒的是红琥珀杯,挂的是晶莹的水晶帘。好一幅五彩纳凉图。“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傍晚的荷池,池边的小草摇头晃脑,向诗人报告“风来了”。诗人急忙敞开衣襟,企图把这阵西风全拦住,不让它溜走一点,好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凉风……

不知不觉间,窗外已是华灯升起。仰望浩翰夜空,一轮明月送秋波。恰似秦观吟哦:“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莲池自在香。”携杖出门去寻找纳凉圣地,画桥南畔,绿树成荫,坐靠在胡床之上惬意非常。寂寂明月夜,参差的笛声响起在耳边萦绕不觉,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幽香散溢,沁人心脾。

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说:书中也有清凉国。

此刻,老婆炖好的绿豆南瓜汤也飘来清香。掩卷入室,诗香伴佳肴,倒上一杯冰啤酒,再酷的夏,已被收敛。何须“愿寻五百仙人去,一世清凉住雪山”,只要能平心静气,自然有“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诗画,也能得一个“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优雅睡眠。

(施崇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