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2019年第31号: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精神 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宁德

2019-09-17 10:59:07 来源:福建法治报

77.5万人摆脱贫困,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3%居全省第一

发布会信息摘要

主持人:

卓少锋(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

发布人:

郭锡文(中共宁德市委书记)

梁伟新(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宁德市人民政府市长)

曾智勇(中共宁德市委常委、宁德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主要内容:

70年来宁德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改革发展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17日讯 9月16日上午,福建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宁德专场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围绕“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精神,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宁德”主题, 发布会介绍了宁德市70年来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宁德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大幅跃升,2018年全市GDP和财政收入达到1942.8亿元、200.77亿元,分别比1950年增长了420倍、5396倍。生活质量提高,群众踏上了“幸福小康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98元提高到2018年的16147元。产业结构变优,三次产业全面发展。与1950相比,2018年一产比重下降了60.3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了37.2和23.1个百分点。宁德市不仅有了自己的千亿产业集群,而且培育出了土生土长的“独角兽”企业。城乡面貌变美,交通路网穿山越海。全市建成区面积从4.3平方公里,扩大到近120平方公里。

宁德巨变,在1988年以来的30多年尤为显著。1988年5月到1990年5月习总书记曾主政宁德,为宁德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思想财富、理论财富和精神财富。坚定不移沿着习总书记为闽东发展指引的方向前行,抓好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30多年来,宁德市GDP、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2.3%、21.4%、17.5%、13.2%。

脱贫攻坚方面,大力推行金融扶贫、科技扶贫、龙头带动、造福搬迁等十种扶贫模式,重点开展“一户一增收”产业扶贫行动。目前,全市贫困人口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77.5万人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7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不足万分之一,今年将实现全部脱贫。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全力做大茶叶、渔业、食用菌、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林竹花卉和乡村旅游“8+1”特色产业。近年来,全市农民收入增幅持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3%居全省第一。

发展大产业方面,引进宁德时代、上汽、青拓、中铜等“金娃娃”项目,培育形成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目前全市工业总产值3000多亿元,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达产产值3000多亿元,正在洽谈对接的项目达产产值3000多亿元。再过几年,宁德有望迈入“万亿工业时代”。

生态保护方面,果断关闭221家石材企业,关闭18家“地条钢”企业、化解407万吨钢铁产能,占全省的76%。虽然牺牲了一时的GDP,但换来了生态的持续好转。目前,全市重点流域优良水质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1%。此外,宁德市还计划投入30多亿元,用两年时间解决海上无序养殖、影响海洋环境的问题。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我市海域绝迹多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也重新回归并频繁活动。

基础设施配套方面,温福铁路、合福铁路建成通车,衢宁铁路加快建设,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客车,全市公路里程突破1.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57公里),铁路运营总里程216公里;港口从全封闭逐步走向对外开放,万吨级以上码头10个,货物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当年总书记“披荆斩棘、跋山涉水”到的下党乡,现在进乡公路就有5条,从寿宁县城出发只要50分钟车程,“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已经彻底成为历史。

据悉,宁德市将每年80%左右的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谋划实施教育、医疗与卫生、养老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短板项目1500多个,目前已累计投入200多亿元,有效缓解了群众“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问题。

(记者 魏青 谢梦远 实习生 邱祖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