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从模范人物到服刑人员 一封家书背后的忏悔与新生

2022-08-02 11:54:26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8月2日讯 一位模范人物是如何从光环跌入高墙的?从入监时自认为的“何罪之有”到认罪忏悔、直面过往,再到努力新生再创事业,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服刑人员小夏(化名)曾是一家特殊教育学校的创始人和法定代表人,因虚增申报残疾儿童数量骗取国家专项补助款,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此前,省女子监狱管教民警在日常信件的审阅中,发现她的往来家信中关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交流特别频繁,信中满是她对学校运营和残障儿童教育的关切。那么,在她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省女子监狱管教民警将服刑人员小夏(化名)妹妹的来信交给她

“我该当何罪?”

“姐姐,生日快乐!”生日当天,服刑人员小夏收到来自妹妹的信件,脸上绽放出明媚的笑容。

当年,小夏因为孩子患有自闭症,创办了特殊教育学校,走上了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之路。“道德模范”“爱心天使”“残疾人事业先进工作者”……那些年,政府和社会给了她很多荣誉,这些光环让她更加投入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的运营,她想要做得更好,想要对得起自己的“身份”。

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她为了扩大学校规模虚增了残障儿人数,骗取国家专项补助款。“我何罪之有?我已将所有钱款用于学校运营,难道不是一样在救助残障儿童?”直到入监服刑,她依旧固执己见。

“我还能做什么?”

入监服刑以来,系统的法律学习终于让她认识到,以违法手段获取的财物,即便是用于救治他人生命,也属于违法犯罪,“我之前的辩护和辩解,就像是拿旧时绿林好汉劫富济贫之说,来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掩饰遮羞,缺乏最基本的法治思维,不知道自己触犯了法律”。

几天前,管教民警找到她进行谈心谈话:“你将来有什么打算吗?”“我想找个没有熟人的地方,做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安心陪伴父母。”服刑的经历一度让小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如果就此过一生,你的牢白坐了,你的罪也白受了。你这几年来来往往的信件里,没少说特殊教育学校的事。你对事业明明有牵挂、明明有能力,为何要放弃呢?”民警的一席话让她陷入了长久的思考。

“为什么要放弃呢?我从事这份事业前后近20年,不在的这些年,我创办的学校和机构一切运转正常,政府依旧重视它、支持它。教职员工们依旧坚守在岗,每年寻求康复救助的儿童有增无减,老同事们时常让警官向我转达问好,他们都在坚持,他们也没有抛弃我!”民警、家人以及员工们的期盼与鼓励让她重新思考人生,点燃希望。最终,她决定将来重新回到他们中间,带着真诚的悔过之心、发挥自己所学所长,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

“感谢警官点醒了我。这些年轻民警,尊重我们的人格,却从不姑息我们的毛病。”在入监服刑这段期间,小夏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将民警的教导与感谢时刻牢记在心。

之前她忙于事业,对家人的陪伴很少。入监服刑后,她时时刻刻牵挂着远方的家人,表示出狱之后要经常抽时间陪伴在父母、孩子身边。“家人的至爱亲情,是我跌入深渊时向上攀援的勇气。”她说道。

再过几个月,她就要回家了,尽管前行的步子并不轻松,但民警们希望,她会努力自强,正视现实,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不负家人,不负社会。

(陈晓蓉 潘雯君 巨莉 梁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