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天路行走

2022-08-18 13:45:08 来源:福建法治报

援藏后第一次出差,是到昌都市区260公里外的八宿县。按往常印象里,这个路程3小时内就可以到达,而实际上最终行驶了6小时。

“6小时·260公里”,这两个数字把昌都天路的艰险充分展现出来。昌都路险,名不虚传!

昌都处于横断山脉和三江流域,修路成本高、难度大。因海拔落差大,弯道众多,有着“天路”的别称。昌都面积虽然跟福建差不多,但全市目前只有国道214线昌都至加卡段全长35公里一小段高速,这对县县通高速的福建人来说,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从昌都到八宿,沿路不是悬崖峭壁,就是深谷激流,不仅弯多坡陡,更有高空飞石和暗冰雪崩……这里地质结构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恶劣难料,夏季泥石流,冬天路结冰,有些路段还经常出现滑坡塌方。

车子出了昌都城,穿过吉塘镇,爬上素有“三十六拐”之称的214国道,不到10公里的盘山公路,山高谷深,陡崖耸立,从海拔3200米山下的酉西村,一下子攀升到海拔4572米的浪拉山,高原反应让人顿时感到头晕脚浮。

翻过浪拉山,行驶在海拔4200多米的邦达草原上,微风拂面,让人稍缓过劲。只是草原上那水草丰美、牦牛成群的景色还来不及欣赏,迷迷糊糊又上了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前方的美景又成为身后的灰尘。

接下来又是一段让心惊胆战的天路,尤其是怒江七十二拐,拐到你怀疑人生!

山上是冬天,山下是春天。从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顶到2800多米的嘎玛沟,30多公里路落差达1800多米,这就是318国道川藏线上响当当的最有气势的怒江七十二拐。它像是一条条的沙拉酱,又像是挂面条,盘旋曲折,又急又陡,似平没有尽头。

一边是远方雪山起伏连绵,一边是脚下怒江奔腾不息,行驶在万丈深渊上,头皮阵阵发麻,唯恐一不小心就会连人带车掉入江中。望着怒江对岸那条弯弯曲曲、时隐时现的线条,司机说那就是著名的茶马古道。“山间铃响马帮来”,昌都是茶马古道川藏线、滇藏线的必经之地,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见证。

到了嘎玛沟,本以为已经拐到底了。然而,迎面而来的只有那更陡更弯,急转急降,曲折迂的山路,坐在车上被甩得五腑六脏翻江倒海。沿着盘山公路斗折蛇行,一个多小时才到山脚,坐在越野车上,紧握扶手的掌心早已冷汗涔涔,昌都之“险”又一次让我见识到了。

路险方有美景。

行在怒江之畔,低头望着那万丈深渊,保证会有“心惊胆颤”之怕,不禁让人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却又更加感叹人类的无所不能。在山峦叠翠的峡谷间穿梭,两岸夹山,车窗外的美景,每时每刻提醒着我什么叫做“眼在天堂,身下地狱”。

走到业拉山顶,回头再看这一段天路,绝对会有“荡气回肠”之感。一路上,看那云影错落在河谷和半山腰上,留下一块块斑驳,随着风奔跑。连绵不断的山峰、草甸,一直延伸至最远方。

天路纵横,连接的不只是万水千山。

怒江大桥上,远远就能听到阵阵喇叭声,朝着一个伫立在江边的桥墩致敬。因为这里有个让人动容的英雄故事,桥墩里面长眠着一位解放军战士。当年修建川藏公路怒江大桥时,一名小战士不小心掉进正在浇筑的桥墩里,混凝土迅速凝固,战友们想尽一切办法也没能将他救起,只好含着眼泪把他浇筑在桥墩里。后来修建新桥时,人们特地把这个桥墩保留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交通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随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西藏那曲至拉萨高速全线通车,川藏铁路昌都站也已动工,一条条天路在雪域高原将全面得以提升,昌都的天路,从险到好,从慢到快,也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变化。

(刘志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