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宁德监狱:音乐赋能 “音愈”心灵

2022-12-14 12:26:34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2月14日讯 “明天一早,我猜阳光会好,我要把自己打扫,把破旧的全部改掉……”歌声在服刑人员心中激起涟漪。这是宁德监狱“音愈工作室”用音乐疗法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矫治的一个场景。近年来,宁德监狱牢牢把握监狱工作方针,持续探索服刑人员教育改造新路,“音愈工作室”由此应运而生。

宁德监狱“音愈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初,由民警指导、服刑人员广泛参与,通过组建服刑人员乐队,将乐器培训学习纳入服刑人员正课教育课程内容,创作正能量原创歌曲,增加教育改造的艺术性,培养道德情感,缓解焦虑紧张的心理冲突。2022年工作室更是引入“音乐治疗法”,创建专门音乐治疗室,协助改造重点服刑人员、顽固危险服刑人员。

音乐文化 推动改造创新

“感谢监狱为我们精心组织的晚会,唱的原创歌曲也非常贴近我们的改造生活,我从中收获了许多力量,接下来一定要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前不久,“音愈工作室”原创歌曲《希望之光》,在监狱晚会上惊艳亮相,获得服刑人员的一致好评。“想不到音乐对促进服刑人员改造有这么大的意义,我们或许可以充分地让音乐覆盖到服刑人员的日常改造中,起到治疗与改造的作用。”演出结束,民警们围在会议桌前分享起了自己的看法。

如何充分发挥音乐治愈服刑人员,让音乐在高墙之中的能量最大化?“我们结合服刑人员的实际创作了《心中的你》《小鬼》《新途》等歌曲,让他们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感化他们。”一分监区长范永城介绍。依托多年来音乐促改造的成功经验,宁德监狱打造“音愈工作室”,下辖“音乐治疗室”“音乐教研室”“音乐表演室”,发挥音乐润心灵、塑新生的辅助作用,将音乐改造的成果惠及全监服刑人员。

音乐治疗 提升改造质量

音乐治疗,治的是心病。“ 工作室2022年始尝试引入心理学、医学领域的‘音乐疗法’,设置专门的治疗室开展治疗。”宁德监狱教育改造科民警介绍。音乐治疗课程由心理学专业或艺术专长民警担任治疗师,通过主动聆听、音乐想象引导以及肢体即兴创作式疗法等手段,结合音乐调式、调性、配器,运用听、唱、演奏、律动等艺术形式,使服刑人员在音乐治疗师的干预与引导下,达到缓解病态情绪,辅助改造服刑人员的目的。

据了解,服刑人员由于自由的剥夺、原有犯罪心理受到压制、个人需求不满足等导致引起诸多心理问题,而音乐治疗室主要针对此类存在心理问题的服刑人员而设置。

服刑人员陈某杰由于疫情原因无法与家人面对面会见,担心家里的状况,导致经常出现紧张、焦躁的情绪。民警得知后,鼓励其参加音乐治疗。通过几次和民警音乐互动,明显感受到情绪的放松,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得到改观,改造积极性再次得到激发。

音乐辅导 培育阳光心态

“音愈工作室”成立以来,已先后培养40多名服刑人员担任文艺骨干。作为宁德监狱的特色教育改造项目,该工作室不仅承担起了搭建狱园音乐交流平台和“文艺下监区”的巡演任务,而且大力培养服刑人员对音乐的兴趣。目前,工作室已开设“吉他班”“竹笛班”“架子鼓班”等班级,正面向全监招收学员。

“音愈工作室”刑期最长的成员林某,因涉黑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零十个月。入监后,林某自认为罪重刑长,改造前途渺茫,表现不佳,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这种情况。林某所在号房的号长向民警汇报林某时常在号房内敲打水桶打扰别人休息,与大家关系紧张。谈话中民警发现,林某拥有打击乐兴趣、节奏感好,便将他纳入“音愈工作室”。在民警的帮教下,林某逐渐修正心性,缓和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改造之路也更加顺利。

“乐器教育增进了警囚互动,提升服刑人员对民警管理教育的服从性,主动改造意识明显提升,从而以点带面提升分监区改造氛围。”民警范永城说,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能够陶冶情操,培养情感,塑造人格,缓解服刑人员心理问题,提升改造积极性,是对改造方式的一个重要探索。

宁德监狱“音愈工作室”是服刑人员新生的“治愈地”、解决心理难题的“解忧所”,也成为该监狱文化改造的又一品牌和亮点。为加强监区文化建设,丰富充实服刑人员精神生活,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促进监区持续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宁德长安网记者 黄歆宸 通讯员 卢孝露 许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