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老时光里的信

2023-06-08 10:32:38 来源:福建法治报

前不久,86岁高龄的傅敏在上海去世,去了天堂与父母兄长相会。上海,是大翻译家、文学家傅雷先生生活过的地方。在那里,傅雷先生春蚕吐丝一般翻译出国外文学的煌煌巨著。

脾气暴躁、敏感细腻的傅雷,在沉沉思念中,又带着对国外留学长子傅聪的心中懊悔,写下一封封家信穿过太平洋的风,一个严父的柔肠温语抵达到在欧洲留学的傅聪心中。傅雷去世后,作为这些家书隐者的傅敏,与哥哥傅聪一起,把父子之间的往来家书殚精竭虑编辑出版,1981年《傅雷家书》出版后,至今已风行40多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这句话说的是傅雷在遭受命运折磨时,他依然感觉“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翻译了浩瀚的西方文学作品。那时,大儿子傅聪远在欧洲游学,傅雷把对儿子严厉、博大、温厚的绵绵之爱,都流淌在了一封一封书信里。

有一次,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傅聪傅敏兄弟俩到父母墓碑前读信,他们一同抚摸着冰凉的墓碑,想把爸爸妈妈从遥远的世界里呼唤出来,我的心里也是那么难受。人到中年,重读《傅雷家书》,眼前总浮现起这个中年男人当年在上海江苏路安定坊的书斋内,给儿子深情地写信,然后穿过大街去邮局投递信件的清瘦身影。他依然保持着尊严,把每一根头发都梳得一丝不苟,双眸明亮,但已浮现出深深的眼袋……傅雷用丰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书信不断涵养滋润出一个艺术家的傅聪、一个杰出英语教师的傅敏,我对父子之间在书信里的相互激荡,由衷敬意。有天我读了《傅雷家书》,在晚餐的桌子上斟满了一杯酒,心里喃喃呼唤的,就是这个优雅、谦卑、傲骨、有时脾气也很大的傅雷老先生,我同这颗老灵魂的跨时空相逢,通过一杯薄酒的发酵,在血液里贯通了。

我偶然买到一本抗战家书,读到了往日心里那些铁骨铮铮的抗日俊杰写给亲人的家书,有的成了遗书。这些信里,依然有家长里短,儿女情长,让我与他们再次相遇,只是少了那一份以前想象中虚无的崇高,他们以骨肉之躯,血染疆场,以殷殷嘱托,激励后人。抗战名将左权将军,陨落战场时年仅37岁,他在前线写给妻子的一封信里这样写道:“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女儿)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20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这样一个慈爱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我仿佛眺望到了炮火连天中那一块种了洋姜、西红柿的菜地,左权将军从菜地里躬腰后抬起头来,我似乎还看到了老照片中他那挺直的鼻子。

读一个当年知青写给家里的信,他说自己近来的工作就是垛马草,知道那个年代朦胧田野上真有一个村里蓄长辫子的小芳。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青年们的通信,想起我走在县城尘土飞扬的大街上去拜访一个著名诗人的情景,那天从他家里出来,他塞给我两个咸鸭蛋,我在县城的星空下,晃荡了一夜……

读民国年代的信。鲁迅写给许广平那些幽默冷峻中透着亲昵语气的情书,让鲁迅一贯严肃的形象顿觉和蔼亲近。萧红在日本写给萧军的信:“别人的黄金时代是舒展着翅膀过的,而我的黄金时代,是在笼子里过的……”对这个孤苦的女子顿生爱怜之心。胡兰成写给张爱玲的一封信就八个字“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张爱玲也回了8个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个因为爱,低到尘埃里却开出花的女子,在我心里更清晰了,她也不再是那天边一弯凄冷的新月。

前几天于零乱的书柜里整理家信,读到一封父亲写给我的信:“儿啊,我还是你的爸爸,好吗……”那是我青春期叛逆时,愤然之中在一张包面条的纸上写下了断绝父子关系的协议书,等我蓬头垢面流浪归来,父亲从门缝里塞给我的一封信。30多年转眼过去,这个已远行到另外一个世界的忧郁老头儿,我真希望,下辈子还投胎做他的儿子。

这些安卧在老时光里的信,没被苍凉之风吹散,却被岁月的老棉被焐热,让每一个字都有了温度,也让我遇见了那些又沧桑又年轻的面孔,忍不住学着张爱玲的口气轻声打了一个招呼:“噢,原来你也在这里呀……”

(李晓)

相关新闻